挖掘优势,提升背景,零基础成功斩获康奈尔大学Offer!

L同在早申队列中成功考入康奈尔大学!你一定想问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当然….No!正是因为每走一步都没有半点的松懈,才成就今天我们眼前的他。让我们快来认识他!

主 人 公:       L同学       

申报专业: 交互环境设计    

录取院校:    康内尔大学   

申报学位:   本科        

图源:pixabay

成长印记

L同学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学霸型少年。在标化成绩部分,L同学对自身要求同样非常高,提早达到了名校录取标准,且在备考阶段积极参与国际赛事。在美国洛杉矶政府支持举办的国际环保艺术大赛中取得个人优秀奖。种种努力都为他成功拿到康奈尔的录取Offer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L同学的留学申请约有近两年的时间,开始作品集的辅导课程前,求真的专属申请团队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课程安排与背景提升计划,为美国常春藤盟校与艺术设计名校的双申工作做好冲刺准备。并针对化进行硬件和软件的条件提升,让L同学在即将开始的申请战场中有了强有力的子弹与装备,也为接下来的文书和面试做好铺垫。

作品集

美国藤校非常看重思维多样化的学生,作品集能够帮助学生传达的理念和思维逻辑,是其他申请材料不足以达到的,因此无论是艺术类大学还是综合类大学,作品集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尤其是门槛更高的专业和藤校,作品集中一定要展示出严密的思维逻辑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甚至有时研究的调研过程比最终的结果还要重要,以及有效的信息可视化能够更加优化名校招生官的审阅体验,这些都是设计作品集的魅力所在。

 对话学霸少年の母亲 

看到他拿到如此出色的成绩,您一路见证了他的成长,此刻有什么感言呢?

他是个非常努力上进的孩子,这两年来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艰辛无比,坦白讲,在开始对于他的选择我们并不支持,但是到后面我们看孩子自己非常坚持态度,所以我们也开始去了解转变全力的支持他。

留学这条路上选择专业是至关重要的,都说男怕入错行,那么当初Lu同学是如何确定选择交互设计这个方向的呢?

关于这个专业选择真的是要特别谢谢求真的老师。我们最初咨询的时候,老师在看了他作品之后,就说这个孩子的逻辑思维很强。这一点来说就让我很服气,因为他一看就能看出他(L)的逻辑思维来,是真的很懂

接下来老师就说他比较合适做交互设计。后来他自己确实也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这边无论需要什么支持,求真的老师就会马上调配资源,来帮助他。这个过程我们非常心存感激,所以我始终觉得求真是一家很有责任心,很有良心的艺术辅导机构,一路走来,我觉得真的非常幸运,我们都遇到了非常负责任的老师,加上L同学自己各方面非常的用心,才有今天这个好的录取结果,再次感谢求真教授课程的老师们。

 正式深入对话主人公 

请问你申到康奈尔哪个专业呢?

我申请的是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这个专业主要学习的方向有:创意设计、品牌策略、数字媒体、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等。

你觉得能被康奈尔录取主要有什么助力因素呢?

我认为标化成绩,作品集,文书写作,简历背景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

我是个非常自律的人,画画这件事情我从小就开始接触了,平时也特别喜欢用自己一些方式去记录生活,收集灵感,到如今已经养成很多习惯,这些习惯也无形的在我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听听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

我认为我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至少我一直在尝试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创造力并不单纯的意味着艺术和设计的能力,也会涵盖写作和质疑的能力。通过培养自己的写作、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最终借助求真强大的资源完成了一系列不成熟但是有价值的创新作品。

业余生活喜欢做什么?

我更多的时间都是比较喜欢看书,经常会去kindle商店看看有没有新的或是评分很高的书,或者就是看一些文字能够引起我的共鸣的作者的作品,可能它并不是畅销书,但也会吸引我。

除了看书之外,还有就是看剧吧,毕竟之后要去国外读书嘛,那势必要通过这些渠道让自己积累一些在课本或单词书中学不到的表达句式,顺便也放松一下吧,可以这么说。

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交互设计这个方向呢?

可能这个专业很多人是没有听说过的,但也正因为是这样,我才会比较倾向于这样一个选择,因为交互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就现在来看,很多资深的从业人员并不是开始就毕业于这个专业,更多是其他相关行业的人因时代所需而转型过来的,可以说这个行业正处于一个绝对的上升期,而且目前也有很多人正在大学里接受非常前沿的交互设计专业教育,从而来让未来的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美好的体验。

我们都知道信息产业发展到今天也仍然在上升它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注意这个社会中的生活体验,无论是使用设备还是信息优化来更好的进行工作和生活,所以单从发展角度来说,我是非常想投身于这个行业的,并且这也是一个非常欢迎新思想和新力量涌入的行业。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比较大的挑战和障碍呢?

障碍就是在当我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个软件上的呈现的时候,会出现很明显的困难,因为交互行业的形态很新,所以大多数东西都没有先例可循,那你就必须挖空心思,在现有的条件下去表达想法。

你是从零开始学习交互设计的吗?有什么样的求学经历呢?

是的,在来到求真学习这门专业之前我只接触过插画,对交互设计完全是零基础的。然后在这个专业里面我也学了有一段时间了,各个阶段中我都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然后我作品集创作比较密集的时期就是8月份的这段时间,虽然说这是距离开学很近的时间,但我很愿意把这段极少的空闲时间放在学习当中,因为我感觉我收获特别大,无论是质还是量都非常的充实。

有什么建议给即将要准备留学的小伙伴们?

我比较建议学弟学妹们主要还是要听专业教师的话,因为正如求真这样的教学机构老师们的经验一定是比我们要多得多的,甚至于从他们身上你能够学习到的不止是专业知识还有身为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很多经验,这些建议非常的珍贵,所以就是要多参考和汲取吧!

ACCD交互设计专业上岸学姐经验分享!

在美高读书的Pan

为什么会选择交互设计

一起来听听她的分享~

图源:pixabay

大家好,我是Pan,现在拿到了ACCD交互设计专业的Offer。

你觉得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我比较慢热型吧,熟悉一些事或者人是需要花一些时间的,然后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开始比较不太习惯,但如果一旦投入进去就会比较执着,决定了的事情就会比较坚持自我吧。

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学习交互设计专业呢?

我一直都很喜欢艺术类的东西,也喜欢自己创作的过程,一开始不了解交互设计,到后来慢慢了解之后,觉得交互设计在行业中比较新颖,而且是能够综合很多其他方面知识的学科

作品集创作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的第三个设计项目,主题是关于儿童洗手台的设计,当时这个项目的调研阶段让我印象特别深,我走访了很多儿童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都对做作品集非常的有帮助,最后作品产出的效果也特别好。

在求真的学习有什么感受?

在没有学习之前,我对交互设计是完全不了解的,之后通过在求真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交互这个专业和行业,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和老师学到了很多能力,比如软件操作,设计的思维方式,如何更好的创作等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收获。

平时会怎样收集灵感?

我平时会看一些相关的设计网站,或是其他人的创作作品,如果有一些特别好的素材,我会马上保存下来,随时做记录启发自己

然后我比较喜欢一些特点鲜明的设计风格,尤其是颜色饱和度比较高的那种,配色好看的网站也会特别吸引我。

为什么选择ACCD?

因为ACCD的交互设计在美国是特别权威的,不论是大学期间的学习还是毕业之后就业方向,我相信都会让我有更强的竞争力。而且ACCD在洛杉矶,我现在就读的高中也是在加州嘛,所以我对那边环境特别熟悉,喜欢那边的天气。

未来大学生活有什么憧憬?

其实我一直都想养一只猫,所以可能我大学之后会考虑在宿舍养只猫吧,哈哈,还有就是多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吧

有思考过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吗?

可能我目前来说,对未来毕业之后的事情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划,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根据我自己能力的提升再去做相应的选择吧!

对之后选择和你一样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我想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决定好了要选择这个专业,那么就是一定要为自己多争取时间,提前准备,这样到最后时间比较充裕,拿到offer也会比较早。

入学一年,平面转交互,ACCD内部转专业当真这么容易?

Hattie Li

现就读于ACCD交互设计专业

精准斩获ACCD平面设计Offer

一年后转入交互设计专业

图源:pixabay

当然不容易了,一点也不。我在 求真学的是平面设计。入学后随着自我认知加深,加上职业规划方面的考虑,我决定转去交互专业。学过两个专业我发现设计思维互通,打好基础可太重要了。”

 —— Hattie Li

01.唯一的选择:ACCD

早在对美国艺术院校进行调研的阶段,Hattie就被ArtCenter这所学校深深吸引,“我主要看中ACCD强调商业化和实践性的特质,而且毕业生就业率很高”

这就不得不提到ACCD的两大特色:

  • 教学偏重实践
  • 与企业广泛合作、注重学生就业。

下面展开讲讲 ——

教学偏重实践

“ACCD在设计教学方面的专业度有目共睹,而且课程整体偏实践,老师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可以无缝对接职场,对今后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在校期间,学生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商业项目,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商业化思维与专业上的实操能力

小班教学模式为侧重实践的培养方式奠定了基础,ACCD的师生比例高达8:1,充分保证了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教授的精准帮助与指导

比如在Communication Design2 这门课上,针对如何把作品做的有优势、脱颖而出,Hattie和老师约了一对一的Meeting。“老师针对我的作品,建议「突破电脑制作的常规思路,到身边寻找实体的可加入作品的元素」”。

Hattie称这次Meeting为「一种突破」,不仅是解决了这一份作品的问题,而是为自己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与企业合作,注重就业

在高水平的教学质量下,无论是平面还是交互专业,ACCD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都十分明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进入职场后几乎不需要过渡期,便可直接胜任

锁定了唯一的梦校之后,Hattie迎来了选专业的时刻。

在专业选择这件事上,求真老师一向希望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因此,从所学内容到职业发展方向,老师针对不同专业为Hattie进行了细致讲解。

“我当时对平面设计的兴趣最大,一想到logo、海报、包装设计这些,就很心动。”后期做项目时Hattie的状态,也确实佐证了她对平面设计的热情。

02.想法变了,也挺正常

“虽然我转进了交互设计专业,但得说,我对ACCD的想法从来没变过。”

喜好转移对于十几岁的年纪再正常不过,而西方教育体系则给予了这些正值自我探索旺盛时期的年轻人最大的支持——多数美国大学对于转专业持有相当宽容的态度。ACCD当然不例外。

与交互,早早结缘

其实说起来,Hattie与交互设计的缘分早在做作品集的阶段就结下了。“我在求真做的最后一个项目,其实就是一个交互设计的作品。而且这个作品在经过完善之后,被我用在转专业的作品集中,赢得了交互系主任的认可。”

Wherever是Hattie作品集中最后一个项目,却是她最喜欢的,也是完成速度最快的一个。

转交互,不后悔学过平面

入学后,随着自我认知的深入,Hattie更加意识到自己是个富于理性且逻辑性极强的人,“这就是很适合学交互的思维特征吧。”

此外,Hattie也对交互设计做了进一步的调研,一番权衡后才决定要转专业。比如在就业方面的考虑

“交互设计是一个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专业领域,在各个领域都越发常见。”作为一门相对不传统且发展飞速的学科,交互设计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且薪资水平也很有竞争力。

虽然决心转去交互设计专业,Hattie对于之前平面设计的学习经历却甚是感激,“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初坚持选择平面设计专业从准备作品集到入学后的一年学习,平面设计的专业训练使我对色彩、构图、排版等方面的感知力有了不小的提升,这对UI界面视觉设计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不同的就读体验

作为先后学过平面与交互两个专业的选手,Hattie也以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在ACCD就读平面设计与交互设计的不同体验。

ACCD / 

平面设计 Vs 交互设计

根据Hattie在ACCD的就读体验,平面设计和交互设计虽然有所交集,但在就读体感上还是挺不一样的。最令Hattie印象深刻的当属作业模式。

“以前在平面专业,每个人都是个体,布置作业时也是老师给一个主题,大家各自做自己的,最后呈现出来的也都各有不同。”

“而交互专业就很不一样了,到目前为止我经历的多数作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大约三个人为一组,合作做一个项目,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版块。”

“一个很大的收获也是来源于这种作业模式,我以前是个内向的人,而自从转到交互专业,可能是因为小组内部的沟通交流太多了,我的性格外放了很多,做Presentation也比以前更敢说,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03. 内部转专业也要作品集

作品集在艺术留学申请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它是表达你对于某一专业的理解与喜爱的关键证明。转专业也不例外。

转专业基本相当于重新申请一次,要提交一份目标专业的作品集

在原版APP的基础上再创作

由于在求真学习的时期就有过对交互设计的了解,Hattie在准备交互设计作品集时并不感到陌生。甚至,她还有「现成的素材」。“我的转专业作品集共包含两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是我根据在求真做的交互项目Wherever进行完善的”。

打牢基础,融会贯通

虽然Hattie在之前主要做的是平面设计作品集,但设计思维、方法存在共性

在对原本的APP中增加板块的过程中,Hattie遇到了一时间捋不顺思路、理不清板块排布的问题。

这就体现了设计思维的互通性,我在求真学平面的时候,老师就特别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所以当我遇到一团乱的状况时,很自然地就用思维导图帮自己理顺想法。
转专业:首条注意事项

基于自己转专业的经历,Hattie想给大家一条建议:

提早规划!

“我是在第二学期决定要转专业的,于是在第三学期就特意少选了一门课,给自己省时间和精力完成转专业的作品集”。

转专业是并非轻易的一件事情,Hattie的作品集准备过程跨越了一整个学期。虽然也算有一定的交互基础,并且得到了学长学姐的一些帮助,但整个过程还是很煎熬。“我会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行,转专业也是靠作品说话的,缺乏说服力的作品集很难赢得系主任的认可。

此外,平面转交互在学位上属于BA转BSc,整个学分体系都要改变,“肯定有些学分转不过去的,因此提早规划就更重要了,特别是如果不想因为转专业而延迟毕业的话。”

经历一番努力与煎熬,最终迎来了好的结果。转进交互专业不久,Hattie就感觉决定做对了。“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吧,特别是每次作业包含的逻辑思考部分,让我感觉特别舒服”。

Hattie转专业的故事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也对交互设计/平面设计感兴趣,也有 转专业 的想法,可以给求真老师留言,获取免费咨询机会。

综合艺术双申满贯 | 我就想证明一下我能拿到ACCD交互Offer。

Bruce

多伦多大学艺术与科学系

ACCD交互设计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学系

图源:pixabay

01.综合大学 Vs. 艺术学院

和许多国际学校高中生别无两样,Bruce心中也有个名校梦,但同时,兴趣爱好超级广泛的他从小便对艺术设计十分热爱,对创造事物情有独钟

一面是优等生的名校情结,一面是对艺术近乎天性的热爱,这两点放在大学申请面前,便是个左右为难的局面:综合大学和艺术设计学院到底选谁、弃谁?这恐怕是众多学生面对的难题,特别是对于成绩很好,申请综合大学毫无压力的艺术设计爱好者,这一抉择就更是难上加难

# 确保万无一失:综合艺术双申

面对上述情况,最优方案便是:综合、艺术双申请,以确保万无一失。

一方面,尽力保证GPA优异,同时刷高标化考试分数,这是进入综合大U的根本保障。

另一方面,以顶级艺术设计学院的作品集标准筹备作品项目,拿到最好的艺术设计学院Offer作为备选方案。

这便是Bruce和家人选择的方案。「最开始我父母只想让我申请综合大学,但看我那么喜欢艺术设计,加上求真给我规划的综合艺术双申请的方案能最大化程度留给我最多的选择,他们就改变了想法,开始支持我在求真做作品集,走综合艺术双申请的路线。」

Bruce的家长非常明智的一点在于,虽然知道「申请再多学校也只能上一所」,但还是支持儿子选择这一方案,原因很简单,用Bruce妈妈的话来说就是,「一方面,不想让孩子局限住,加申艺术学院能够多一个选择,他只有亲身接触到更专业的艺术设计学习,才能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更重要的是,Bruce对设计兴趣浓厚,我们认为学习作品集能够强化孩子的艺术修养,对他未来发展也有好处。

# 综合艺术双申 · 四大优势

– 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考虑时间。

本科方向的选择不是小事,会关系到未来的整体发展方向,因此如果你暂时无法下定决心,不妨将选择延后一些,留给拿齐offer之后。

– 顶级艺术学院作为备选方案,保证申请稳妥。

如果只申请综合大U,孤注一掷,成绩方面的压力会比较大。因此在冲刺标化高分的同时,将艺术学院纳入申请行列,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最大程度保证申请结果稳妥。

– 艺术作品集助力综合大U申请。

艺术修养在西方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作品集是多维度展现申请者的个人潜能的绝佳方式之一,特别是如果以顶级艺术院校作品集标准进行筹备,最终产出的成果定能帮你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 通过艺术设计学习,开拓思维、剖析自我。

选择艺术综合双申请的意义不仅在于简单地“拖延时间”,这一方案还有一大妙处在于,作品集学习不仅是作品产出,更是开拓思维、自我认知加深的过程。正如Bruce所言,求真颠覆了他对传统艺术培训机构的认知,在这里他进一步拓展了对自己的认识。「求真老师是从启发我自我剖析开始的,整个过程下来,我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了,这是个意外之喜。」经过这一阶段在求真的学习,Bruce收获了从未有过的体验,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进入综合大学,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愿望。

双申固然最大程度扩大了选择余地,但就像很多学生家长所顾虑的那样,综合艺术同步申请不是增加申请一所学校那么简单的。

双申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在成绩和作品集之间实现一种有条不紊的平衡。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在忙碌的申请季,想要同时兼顾标准化成绩和作品项目产出,绝非易事,是很大的挑战。

# 双申成功的关键:合理规划

综合大学和艺术学院所看重的点有所差异,正因如此,合理规划就非常重要。对此,Bruce在申请过程中感受颇深,「要同时保证GPA,托福,SAT,作品集的时候,真的会容易顾此失彼,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专业规划的必要性,在重要时间点有老师提示,并且帮我全程把控作品集进度,会比较安心。」综合艺术双申的重点在于,要了解不同学校想要的分别是什么,再据此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作品集引发的认知颠覆

# 艺术根源于自我认知

设计新人总是情不自禁最开始就在想我要设计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而这样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求真的老师通常是从挖掘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要表达的东西开始,引导Bruce去剖析自我,挖掘了很多自己想要表达的话题,随后进行头脑风暴,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关于“挖掘自我”的项目。这个项目是用大小不一的亚克力板搭成大小不一的盒子,再把这些盒子摞成一个塔的形状。每个盒子都有电子设备在播放代表我不同characteristic的视频,整体来说这个塔就代表了我这个人。」Bruce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在这一项目探索过程中,他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与认知。

最终进入到综合大学并不意味着作品集浪费了,在申请综合大学时,作品集是学生多元化的最好证明之一。以Bruce为例,他将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用作品集呈现出来,作为申请材料提交给学校,展示了更立体的自我形象。同时,交互设计专业作品集还展示了Bruce对时下热门技术与产业的关注与认知,这无疑给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理解多维交互设计

「最开始我以为交互设计就是做一下手机或电脑上应用产品的界面,但是在求真老师的引导下,我才明白我所理解的只是表层现象,其实交互设计涉及到对更复杂的交互体验的深入思考。」

正像Bruce一样,初识交互设计的学生可能只了解到交互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艺术、科技与设计,却不知道真正重点的是藏在表象背后的交互逻辑,以及这种逻辑的实现需要多方位综合设计能力的支持。

# 交互设计教学:也要跨界

交互这一概念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类产品、服务包含着交互元素,这意味着交互设计在交叉学科的本质上又增加了许多跨界项目,比如产品设计(如智能家居)、交通工具设计(如车载交互系统)等。对于交互设计师而言,只有掌握更丰富的底层设计能力,才有实力进行跨界,提升竞争力。

但就作品集培训阶段而言,底层设计能力的训练却往往是缺席状态,这便导致学生能力过于单一化,缺乏竞争力以产品手绘能力为例,求真的交互设计教学体系便包含了明确的手绘技能训练板块,无论是对于院校申请,还是今后职业发展,都会有效打破局限性,以更强的竞争力,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你需要一个肯定的声音

对于Bruce来说,最难的不是没有灵感,不是技术能力不足,而是很多时候,会产生一些自我否认,如果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很令人崩溃。在纠结该不该这样做的过程中浪费大把的时间。在求真会有很多交互设计和艺术方面的老师,他们见过很多学生,知道哪些idea是更值得发展的。老师在作品集制作过程中,帮Bruce挑出有潜力的项目并进一步发展,在关键步骤给到决策建议。

「如果是让我自己进行艺术创作的话,有可能是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一个作品都出不来。尤其是在出作品的这段时间,老师的经验对我出作品的帮助很大。老师不仅引导我一步一步完成作品,也通过多个项目塑造了我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03.最终确认选择综合大U

ACCD是许多学艺术留学生的梦想学府,Bruce成功拿到ACCD交互设计offer作为备选方案,同时在优秀作品集的辅助下考入综排Top30的多伦多大学。

 UofT 多伦多大学 

多伦多大学坐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起源于公元1827年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见证了加拿大发展的历史。根据2021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行,多伦多大学排在第二十六位,他也是加拿大世界排名最高的学校。

关于多伦多大学,值得一提的还有它首屈一指的图书馆系统,藏书量约1900万,分布在675座分馆和资源中心,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系统,这对于兴趣爱好广泛、不想自设限制的Bruce而言,颇具吸引力。

走一条更宽的路

由于自己兴趣爱好广泛、对于专业及就业方向尚未确定,Bruce希望能有机会探索自己在不同专业上的兴趣及潜能,因此决定选择综合大学,这样既可以选择偏艺术的专业,也有机会延续自己其他兴趣爱好。

另外,综合大U通常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读,更像提前步入一个小社会,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元的同学、社团组织、就业资源等。以一个交互设计项目为例,在艺术学院至多可以和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的学生合作,但是在综合大学,会有机会和商学院或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来共同完成。

04.写在最后

「对交互设计的passion和系统学习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在做创意项目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大脑转动更快,时常能蹦出新点子,这很大程度上活跃了我的思维。但我并不希望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局限在这一个专业上,我更希望到综合大U拥抱更多可能性。

感谢求真老师带我走近交互设计,我相信未来我也会受益于此。如果你也成绩好,想进综合大U,但同时也热爱艺术设计,不妨参考我的申请方案,选择综合大U和艺术学院双申请,给自己的未来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Harvard & MIT 已上线,学艺术也可以与诺奖得主做校友!!

Harvard&MIT,世界级的顶级名校,无数学科的顶尖学府,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诞生在这两所学校,可能是理工科的光芒过大,有许多小伙伴甚至都不知道,这两所“超级名校”也是有艺术类专业的!是的!你没有听错,学艺术也可以与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成为校友。

今天求真小编就带大家探访这两所名校,看看这里艺术类专业有哪些?申请条件是什么样?

图源:pixabay

01. 关于MIT

麻省理工学,全称为马萨诸塞理工大学,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查尔斯河畔,与波士顿后湾区隔河相望,校园面积166英亩。

按照专业,MIT被分为6个学院: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工程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阿尔佛雷德·P·斯隆管理学院、理学院、维泰克健康科学技术学院。

其中艺术类专业都在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自1865年成立以来,建筑与规划学院一直倡导着MIT对技术的前瞻与驱动,同时着力于对技术创新的批判性思考。

建筑与规划学院由六个主要部门组成,分别是建筑学系、城市研究与规划系、媒体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房地产中心、艺术,文化和技术专业、以及Leventhal高级城市主义中心。

01 MIT Media Lab

MIT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致力于设计、多媒体及科技等方面技术转化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实验的研究成果如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及网页浏览器等,被《连线》(Wired),《红鲱鱼》(Red Herring)等知名杂志报道,从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研究机构。广泛用于电子书阅读器的电子墨水屏技术,就是源于该实验室。

MIT媒体实验室是MIT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和MIT前校长杰罗姆·威斯纳(Jerome Wiesner)于1985年共同组建。

其重点研究的是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既不是研究传媒,也不是艺术设计领域的媒介材料,而是培养学生掌握多个学科知识,使他们具有多维度竞争能力,不受限制地发挥想象力,探索关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想要申请Media Lab的同学并不仅仅只是在艺术,或工程一个科目上优秀,更要具备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对其他学科触类旁通,有所思考。

建筑与规划学院每年平均招收600-700名学生,课程涵盖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到明天的城市,数字制造,运动图形,形状语法,摄影,传感器系统,跨学科的集成设计等课程,新闻和参与性媒体,以及建筑金融。

其中设计类本科专业有:建筑科学学士(BSA),艺术与设计科学学士(BSAD)。硕士专业有:建筑学硕士(MArch),建筑学理学硕士(SMArchS),建筑科学学硕士技术(SMBT),艺术,文化和技术科学硕士(SMACT)。

学生可以通过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媒体艺术与科学专业(MAS)进入媒体实验室。每年,该计划都会招收大约50名硕士和博士学位候选人。

#  申请条件 #

每一位想要进去Media Lab的申请者,除了要具备本科学历,还有一些其他要求:

  • 有super idea;
  • 最好具备数学、工程、计算机能力;
  • 曾加入科研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
  • 不仅需要科研经验丰富,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技能,并获得一些成果。

02 IDM实验室

除了MIT Media Lab外,IDM也是备受同学们瞩目的一个实验室。在这里,学生将体验到创新的学习环境,该环境能够实现跨学科的协作,深入融入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过程,最先进的制造商空间以及与教职员工的紧密互动。

同样的IDM也是一个跨专业的项目,其课程每周两天,结合了有关设计,工程和管理方法的最新思想。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老师授课,提供有关产品开发/产品设计过程的深入指导;辅以成功的企业家,设计师,工程师和思想领袖的演讲,分享他们的经验,见解和专业知识。最终,学生自行生成或由行业赞助的项目,主题可以是有形的三维硬件产品,可以提供社会或社会解决方案的数字产品,旨在开展业务。

#  申请条件 #

申请除了常规的75美元申请费,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成绩单、语言成绩单外,还需要一份个人近期工作经历,和三份推荐信。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作品集:讲述引以为傲的项目或产品,以及项目创作过程,并表达个人见解和项目的整体价值,最后要表达个人领域与优势,及发展规划。IDM要求至少3年的注册经验,包括:创办和经营公司,或相关的志愿服务。2018级的平均经验年限为5-7年。

03 MIT Rotch图书馆、List视觉艺术中心

除了著名的MIT媒体实验室,麻省理工下设Rotch图书馆,也是美国建筑和规划方面的首要资源之一,在建筑、建筑技术、艺术史、摄影、环境研究、土地使用、城市设计、住房和社区发展、区域规划、城市交通以及房地产藏书及资料资源非常丰富。其视觉馆藏可容纳60,000多幅数字图像和380,000张幻灯片。

List视觉艺术中心位于媒体实验室Wiesner大楼一楼的三个画廊,呈现5至8个展览,展示了一年来在所有媒体中探索当代艺术的情况。Rotch图书馆还在7-238号楼的空间内举办学生,教职工和教职工作品展览,并展示其藏书作品。

了解完MIT,我们接下来将要去拜访它同样盛誉已久的邻居。

02.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

截止至2018年10月,哈佛大学共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奥巴马在内的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中共产生了158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一)、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

但事实上,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其实只是它研究生学院的名字,本科被称为Harvard College。但并没有艺术相关的专业。同学们只能申请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的研究生专业。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又称GSD)被公认为世界顶级设计学校之一,美国建筑设计学院排名第一。

学院总共分为6大专业,分别是建筑(Architecture)、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市规划与设计(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研究设计(Design Studies)、工程设计(Design Engineering)、博士生项目(Doctoral Program)。其中Design Studies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取决与学生们的想法与专业发展能力。其中最受学生青睐的是哈佛建筑三巨头:建筑、景观建筑和城市规划。

建筑方向为学生们提供建筑学领域的全方位知识:历史、理论、技术、社会环境和专业实践等。特别强调通过一系列密集的设计实践课程来提高学生对设计的掌握,独立思考和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学生们的思维!

景观建筑方向是3学年的方向,前两年(四个学期)的核心课程为学生在设计、历史、理论、技术、生态、表现和专业实践方面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剩下的两个学期将为学生提供机会参与到所有GSD部门的高级工作室和选修课程中。同样的创意的思维才是制胜法宝。

最后一个,城市规划方向。最开始的一个学期,核心课程包括城市设计核心工作室的元素,城市设计Proseminar,和城市设计讲座课程。剩下的三个学期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学术道路,让学生可以在所有三个GSD部门的高级工作室和选修课程中学习。

在哈佛设计学院,更多的是创新与发展,是思维的碰撞,对建筑更多元化的思考,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美,或是经济价值,还有更多人文,自然,城市间的和谐。这些都很打动我。但同时,我也想和那些以哈佛建筑为目标的同学们说,要更多的开拓眼界,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将自己的眼光放的更大更远。

#  申请条件 #

虽然哈佛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赶脚,但是哈佛大学的申请要求还是很亲民滴!

在语言方面,只接受托福网考成绩,最低要求是92分,单科最低要求是23分。

除了这两所顶尖名校的学术氛围,美国所有的城市中,波士顿一定是最适合学习生活的城市,尤其是对于文艺爱好者。古老与现代,学术与商业,紧张与放松,在这里被完美的融合。

在波士顿,除了学习外,与学校们隔河相望的波士顿都市区,同学们可以有更丰富的业余生活,阳光下赛船的查尔斯湖,充满小吃的昆西市场,时尚的纽伯里街,文艺气满满的美术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等等,都是周末的好去处。

一波三折,我终于拿到Parsons服装设计Offer

去年申Parsons服装设计,我失败了。

在学习作品集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对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也还挺满意的。

可遗憾的是,位于纽约的几所艺术设计学院集体给我发了拒信。

换个地方,重头再来。虽然一波好几折,耽误了大半年,终于拿到了梦校offer。

这一年并不好过,我很感激求真的老师们,一直用行动告诉我,留学重在找到有经验、真懂行的老师帮你做个全盘规划,绝不仅是搞个作品集那么简单。

图源:pixabay

01. 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就想去Parsons读服装设计,从没二心。从小我就喜欢时尚的东西,还喜欢拍照,所以衣服、鞋、饰品,不管买什么都很注重设计感,得好看才行。后来上高中慢慢就有了想学服装设计的想法,自己穿的戴的自己设计,那多酷。

学服装设计那当然要去Parsons。从决定出国念书开始,我的目标就锁定了。

没想到,被拒。

我不信邪,哪怕是耽误一年,我也必须得去Parsons读服装设计。被拒后,在朋友推荐下,以及与家人经过万般慎重的考虑之后,我最终选择了求真。这次,我说我只申Parsons,别的都不考虑。

得知我的想法后,求真老师跟我聊了很长时间,很细致地了解我的喜好和特长,最终决定为我提供作品集和整体申请规划服务。求真老师的细致严谨,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我收到了一份特别详细的作品集项目方案,这让我对接下来每个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十分明了。

有过上一通遭遇后,我就下定决心专攻Parsons一所学校,所以到求真是打算重做一套作品集,只等来年重新申Parsons。

这里我真的要表白一下求真的老师,他们不仅指导我做了一份令Parsons服装设计认可与欣赏的作品集,更重要的是,在无形中教会我成年人的思考方式,既要专注于目标,同时也要有个整体规划,留心每一个环节,毕竟目标是一步一步达成的。

02. 院校喜好你得细细揣摩

如果自己揣摩不出来,就找专业人士吧。注意,一定得是 真 · 专业人士。找到假的那种,就还挺耽误事儿的。

我自己真的觉得第一次申Parsons的作品集也挺优秀的,毕竟是自己做的,我不会怀疑我的实力。但是在求真做过新的作品集之后,我就懂了问题出在哪。

方向错了。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选择对的方向比闷头努力更重要。对院校风格的了解和准确解读太重要了。

Parsons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关注与解决社会问题,用自己的理解去去表达与创造,十分注重“实用”设计。

03.关于申请规划

院校风格的差异性还是可以很明显的。申请者的作品集与院校风格的匹配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对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当然了,每年那么多入取Parsons服装设计的学生,他们的作品集肯定是千差万别、各有所长。

因此,除了对院校风格有个大体认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个人喜好与擅长之处,在申请前期就对作品集内容有个整体规划。一套优秀的作品集是融在整个申请规划中的一部分,并非几次简单地灵机一动就能促成的,它是自己长时间静心思考、多次动手实践,以及和导师反复沟通互动的产物。具体规划还是要面对面和老师聊才能定下来。

“Jerry是个极有目标感的学员,为了达成目标付出了比旁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

“虽然求真的老师们很清楚,以Jerry的创造力,经过悉心地辅导,拿到Parsons服装设计的offer不成问题,但毕竟有过被拒的记录,想要打破原有印象、扭转学校心意,就必须拿出倍加亮眼的作品集,这无疑是个挑战。但是Jerry心意明确,也愿意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那作为老师,我们须全力帮助他拿到设计梦校的offer!”

如何以零基础考入光芒四射的Pratt珠宝设计专业?

​从独特的兴趣点出发选择珠宝设计

自身零基础的条件对于学设计而言

在遇到困难之后依然能够战胜自己

懂得一步一脚印且稳扎稳打的努力

有效时间内高效完成作品不走弯路

这样一个聪慧与勤奋的女孩

可以说是一个真实教科书级别的申请案例

图源:pixabay

此次特别采访

我们请到了Liang Jiayi同学

一起来听她说说关于她选择的珠宝设计专业留学路上的点点滴滴

关于主人公

大家好,我是Liang Jiayi。我报考的是珠宝设计专业。

为什么会选择珠宝设计这个专业呢?

首先我本人对珠宝有很大的兴趣。我感觉珠宝和其他一些设计不一样——我能把对于美的一些观念和我自己的想法做到珠宝的作品里面。而且每次当我做出这些珠宝(设计)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很高兴的感觉。我能把脑子里的这些想法慢慢地去实现,并且把它们做成实物,以实体表现出来。这就是做珠宝设计的过程中给我的最大的满足感

你选择的学校是PRATT,能说说理由吗?

我最想去的学校是PRATT,因为大家知道PRATT在珠宝专业里排名很靠前,也是专业性很高的一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校风给我一种很务实的感觉,但又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所以PRATT在我第一次了解到它的时候就非常吸引我,让我非常想获得在这里学习的机会。

家里是否支持你出国学习艺术专业?

我感觉我家里人是很支持我去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因为从我小时候开始,我们家的艺术氛围就挺浓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假期的时候也会允许我自己去国外或者其他想去的地方,感受一下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文化的艺术氛围。所以说我爸爸妈妈还是比较支持我去把心里的一些想法,或者是我自己对设计、艺术的一些看法,通过设计的作品来表达出来。

 复盘作品集学习过程 ‘  

结束了作品集的学习后有什么感受?

感觉这两年在求真学习的过程非常充实,在这边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最大的感受就是学到了很多和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学会了如何把一个作品从想法变成实物

能分享一下你的作品集项目吗?是如何找到灵感的呢?

我的作品集其中的一个主题是和沙漠有关的。因为我认为沙漠在很多人眼中是很荒芜、很苍凉、什么东西也没有的一种形象。但是其实通过我的一些调查,以及参考我出去玩时去过的一些地方,我发现沙漠中有很多特殊的地质地貌,和一些只有在沙漠中才会有的景观、生物等等。沙漠里还是有很多需要被人们观察、需要被人们发现美的一些地方。我感觉这就像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其实有很多美景或者美好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但需要我们发现它。以沙漠为主题也让我有一种“以我的角度看沙漠”的感受。

针对这个主题,你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创作过程中我尝试选用了很多种创作方法,在里面也使用了很多材料,比如黏土之类;我中途还尝试过雕蜡,也有很多绘画的过程。在搜集信息方面,我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搜集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沙漠。我需要搜集它们的情况,比如文化、生物和里面的一些少数民族。在这里面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如何评价自己在求真的学习经历?

我感觉求真的老师都是很专业、很负责的老师。平时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给我们很多专业性的指导,教会我所有事情的流程。老师很关心我,给我很多在作品集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并且能让我发挥自己的思维,起到了一种很强的引导作用。在这里的学习让我从一开始对做作品集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办到慢慢地现在自己可以完成一个项目或主题。老师给我一些想法和指导之后,我就可以自己独立来完成这些东西。这些都是我自己感觉进步很大的地方。

 个人生活与未来规划 ‘  

未来的目标和规划是怎样的呢?

首先,我想在短期内,我的小规划是希望在美国的大学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美国文化。我也希望能在大学交到一些很优秀的朋友。其次,我希望在以后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珠宝工作室。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时尚相关,或者说商业相关的珠宝产品,同时也期待我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

最后,给即将报考的同学一些建议吧!

我的建议是首先在选择机构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靠谱的机构。然后你要和老师沟通好,要配合老师,而且一定要很努力。这样就能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更有效,能让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更优质一点。其次,第二点是一定要尽早准备,并且明确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因为有目标的学习能让大家在学习中更有满足感。比如说今天你画了一副画,之后就会觉得很高兴,然后明天又有动力多做一些别的。就是能让自己有一种自己在进步的感觉,这样对自己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然后,第三点就是好好努力吧。

从一个想法到一张Offer:作品集要怎么做?

从一闪而过的灵感

到制定选题、完成作品集、拿到Offer

具体需要哪些步骤呢?

从想法到Offer

你又要经历多少波折、制定多少规划?

艺术留学必备干货!

「从一个想法到一张Offer:

作品集到底要怎么做」

图源:pixabay

001.作品集选题的玄机

其实作品集的选题非常重要,但很多同学对选题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判断,那就是:

很多同学只考虑:我想做什么

但是却不去想:我能做什么

我见过无数有着各种奇思异想、创意满满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能申请到最优秀的院校。很简单,很多同学的想法其实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但是他们不到上手实践的那一刻,永远也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所以,作品集的选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

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创意其实根本没有办法去实践出来,没办法成为可操作、可制作的项目,那么这样的创造力其实是就“跑偏了”。根据这个思路,在制定作品集选题时,大家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尤其是自己擅长的范围内去头脑风暴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之前有个学生申请交互设计本科,但是她没有相关的背景,0基础,但是她有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看电影,阅片量“海量”,尤其喜欢东欧的一些文艺片,自己也很了解电影拍摄的流程,所以在和求真老师聊过之后,老师就决定带她做电影方向的APP设计。

她也很争气,不停的头脑风暴,最终决定设计一款针对剧组工作环境的效率提升类APP。所有的剧组成员都可以登陆该剧组的房间,组讯、通告、分镜、每天要拍摄的场次都可以展示出来,高效并且方便。


所以大家在定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有什么比较特别的爱好,或是有什么比较扎实的技能,这些都是能让你的作品集发光发热的点。不要毫无约束的搞创意,因为万一你的创意没有能力去落地,损失的可是非常宝贵的时间成本

002. 申请计划要早决定?

很多同学都是定好了作品集选题,想好了框架,直接开始做时间规划,就准备着手开始做作品集了。

其实这是错的。

在开始制定作品集制作计划之前,一定、一定、一定要先把自己的申请计划做出来。不然你根本不知道你的作品集制作deadline最合理的日期是哪一天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之前在知乎上帮同学们答疑,经常遇到有同学到了10月份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参与11月1日截止的Early Action的申请,然而10月作品集还有一大半没做完。

所以一定要先把申请计划定下来。要申请那几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几种申请通道?我又要参与那几所学校的哪些申请?这些申请的Deadline分别又是什么时候?搞清楚这些问题,你就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申请时间表。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同学的目标院校是SVA、RISD、Parsons三所。那么这位同学要做的,就是去这三所院校的官网,搞清楚所有的申请时间:

院校Deadline

SVA

Early Action:12月1日

Early Decision:无

Regular Decision:次年2月1日

RISD

Early Acton:无

Early Decision:11月1日

Regular Decision:次年2月1日

Parsons

Early Action:11月1日

Early Decision:无

Regular Decision:次年1月24日

大家注意两个日期,11月1日,1月24日

11月1日是Early Action/早申请最早开始的日期,而1月24日则是Regular Decision/常规申请最早开始的日期。也就是说学生如果想要参加Early Action,那么要在11月1日前完成作品集以及后续的审核、修改,因此推荐10月初作品集定稿,留下一个月来修改。

如果不参加Early Action,只参与Regular Decision,那么作品集完成时间要在1月24日以前,那就推荐12月完成作品集,千万不要留着跨年。

当然,这两个日期只是比较重要的两个deadline,结合3所目标院校的所有时间节点,就能做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规划:

针对性时间规划

10月初:作品集定稿

10月-11月期间:

1)审核、修改作品集

2)根据Parsons、RISD要求改出两版作品集

11月1日:Parsons、RISD早申请

11月-12月:

1)修改、打磨作品集

2)根据SVA要求改出SVA版作品集

12月1日:SVA早申请

12月-1月:

根据早申请结果调整常规申请策略,

如有拒信,补上第四、第五志愿院校的常规申请。

你看,这样不仅申请deadline都搞清楚了,什么时候哪版作品集要敲定,就很清楚了。并且这样根据院校情况列出的计划,根本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

003. 作品集:时间规划要这样!

在得知作品集的定稿时间以后,各位同学就可以来设计自己的作品集制作计划了。为了大家方便理解,我们继续用刚才的例子。刚才我们总结出,作品集的定稿日期是10月初,假如现在是7月份,那么就还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

如果是完全没有任何背景的0基础的同学,那么不用小编说你也能感受到,仅仅3个月不到,参与11月的Early Action基本没戏了,时间不允许。

补基础课至少也要2个月,有些专业甚至要3个月以上,剩下的时间是根本来不及完成基础课-作品集制作-作品集审核这一系列流程的。所以0基础的同学,只能放弃Early Action,去申请Regular Decision,这样就有了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

那如果是有基础的同学,比如本科就是A专业,硕士同样申请A专业,或是与A专业相关度非常高的专业,比如本科建筑硕士改室内,或是本科产品硕士改交互,这些都是交叉内容比较多的专业,3个月时间是来的及的。

但无论是3个月还是6个月,大家要做的都是根据已知的剩余时间,来规划自己的每一个节点的内容,比如:

作品集时间节点

7月5日-7月10日:完成A项目前期调研、数据收集

7月11日-7月25日:A项目制作设计

7月26日-8月1日:完成B项目前期调研、数据收集

8月2日-8月15日:B项目制作设计

8月16日-8月20日:完成C项目前期调研、数据收集

8月21日-9月1日:C项目制作设计

9月2日-9月7日:作品集排版

9月7日-9月15日:作品集修改+文书材料整理

9月16日-9月30日:作品集审核+文书材料审核

10月1日:作品集、申请材料定稿

004. 一句话总结:努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

其实从构思想法,到拿到Offer,选题、申请、制作可以说是最重要的3个大部分。有条理、极富创意但又不失稳妥的完成这3个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申请名校最重要的秘籍。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今天分享的内容,看起来没什么难度,不就是做好计划按时完成吗?但其实真的实践起来大家会发现,按部就班的渡过3-6个月的申请季,真的需要非常大的决心,和超越常人的毅力。

见面直接写代码?Google设计部5轮地狱级面试通关指南!

好奇Google的办公环境吗?

想看看Google总部到底长什么样子吗?

在这个专门收割全球高精尖人才的“科技麦田”

有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办公椅

有大厂员工们都羡慕的顶级食堂

但这里,也有传说中的地狱级面试

图源:pixabay

在Google,面试宛如一次次人生大考。前一秒HR还在微笑,下一秒就把代码甩到你眼前。什么职业规划路径、什么对自己的期望,什么对加班的看法,这些职场常规性问题,Google的面试都不关心,它只关心一件事:“来,你给我说说这个算法怎么样。”

那么如此变态的Google,到底是怎么面试的?

想要通过Google的面试,又有什么秘诀吗?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 今日话题:Google面试套路全解析  

其实准确的说,Google的面试其实是5~7轮!和艺术留学部分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UE、UI、UX等方向的设计师,面试是5~6轮。一些工程类职位,比如工程师、技术开发等职位,面试则是6~7轮。

就拿大家比较关心的UE、UI、UX来说,这5~6轮的面试内容是这样的:

面试流程

  第1轮 & 第2轮  

“来吧,咱们一边聊天,一边搞编程搞代码”

很多朋友看到了“电话面试”,可能以为这没什么,“害,不就是和HR通电话吗,这有什么难的”,各位屏幕前的朋友,如果这是你的内心活动,那么你把世界想象的太美好了!Google的电话面试,是需要你写代码的!

两轮电话面试的时长都在30至60分钟左右,第1轮会涉及到一些基本问题,而第2轮会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

在回答编码相关问题时,需要应聘者一边在与面试官共享的Google文档上编写代码,一边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思路。Google官方建议使用免持耳机或扬声器,以便自由输入相关内容。

  第3轮  

“面试结束,你可以回家搞编程搞代码了!”

第3轮的Take home assessment是选择性内容,不是每一位应聘者都会遇到。如果遇到,这一部分面试官会给到应聘者一些马上可以去操作的项目内容,可能会是现阶段你的未来同事们正在跟进的项目,也可能是在两次电话会议中提到的内容。总之,这些内容,需要应聘者在面试结束后独立完成

  第4轮  

“来朋友,我们来面对面搞编程搞代码”

到了第4轮,就是线下面试了。

这一部分,一般会有4位Google员工(其中有些是你未来的同事,还有一些是跨职能部门的员工)来面试应聘者,每个人的面试时间大约为30-45分钟

对于工程、设计、技术类员工,Google希望了解应聘者的编码技能,或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设计工具或编程语言,以及有关数据结构和算法等主题的一般知识)。

Google通常会在讨论中反复提及与专业领域相关的问题,就像讨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样,因为他们喜欢激发彼此的思想碰撞火花,进而了解不同的方法。

  第5轮  

“来来来,和你未来的同事一起搞编程搞代码”

不像很多公司,领导层决定了录用,马上就可以收拾东西过来报道了,Google会在领导层做好决定后,加上团队配合度的考察,也就是说,你要和应聘部门的现有Google员工打一场配合战。

你们能完美的配合,那你就是Google想要的人才。如果不能,那么你在优秀也不是属于Google的优秀!

  第6轮  

“终于,午夜的钟声要敲响了”

到了最后一轮,基本就是决定是否最终录用你的时刻了,涉及到的问题,想要求和你沟通的,基本就是一些职场必备的细节了!

关于Media Design硕士 | 你必须了解的ACCD面试通关秘籍

有想法,然后做正确的选择,Yining就是这么干脆利落的一个人。
从「生物转设计」,到「选择求真」

她看准了,于是便去做,没那么多拖泥带水的剧情。


对于艺术申请来说,面试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拿到ACCD 媒体设计专业Offer和奖学金的面试长什么样?Yining的故事,必须从面试开始讲!

01.关于面试

⚠️由于面试事关重大,本段采用Yining自述。

“提交申请后不久,ACCD来了个面试通知。我直接从沙发里弹了起来!因为从来没面试过艺术院校啊,突然恐慌。我赶紧联系主带我的老师,她给我身经百战不用怕的感觉(笑)。后来我意识到这是真的,他们辅导过那么多面试,经验太富余了。”

# 求真给我的面试帮助具体有三点:

   传达学校信息

   回答问题方式的提点

   面试模拟

跟求真老师上完面试课,了解到学校和专业深藏不露的理念和细节之后,我觉得自己简直和招生官一样了解Media Design Practices这专业。面试的时候,有种「考试遇到原题」的快感,就一直是:啊,这不就是当时面试模拟问我的问题么。

面试之后我有个感悟,在此分享:有些信息是需要通过内部获取的,‘城外的人’再怎么钻研、琢磨网站信息,也于事无补。再次庆幸当时选择求真,面试过体会加倍。

02.第一个正确选择,生物转设计


Yining:别人觉得我「怪」,但我知道自己在干嘛 

Yining曾在国际高中念书,选了很多理科课程,后来几乎顺理成章地读了当下热门的生物专业。身处大U生物系,按理说Yining只需要安心学习便可换得一个「光明未来」。

但也许这就是旁人觉得她很「怪」的缘故吧,Yining决定弃了生物,改学设计。“生物是个好专业,但在其中,我无法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一方面是所学内容令Yining感到人性被压抑,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太强了,有些冷漠”。

大概是持续性的自我探索产生了阶段性成果,Yining向前迈了一步,转到本校Design专业。

03.兜兜转转才遇到媒体设计

本科最后两年,Yining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念Design专业。这是个比较杂糅的设计项目,两年内,她接触了各种设计分支:平面、服装、室内、家具、纯艺,还上了建模课,学了UI/UX/编程,甚至还有灯具设计。“我转设计前,是奔着平面去的。没想到后来…”。

丰富的选课经历意味着更大的视野,却也令人眼花缭乱。两年下来,Yining没找到明确的方向感。“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方向的话,那老师也不会给你提议去选什么课。“

直到来到求真,在与各科老师多次交流中,Yining发现了一拍即合的设计专业——Media Design Practices,“如果说把之前学到的技能综合起来,能加以利用和进一步发挥,那就是媒体设计了”。

确定方向后,作品集就成了重中之重。

04.申校&作品集准备

 Yining:做作品集的经历让我更坚定转学设计这件事,很庆幸

第一次申请艺术类专业、第一次接触作品集「这个怪物」,Yining一开始毫无头绪,甚至想把本科期间的作品拿来“充数。“要是我DIY申校的话,肯定就这么干了(笑)。还好老师劝住了我。”

在和老师交流过后,Yining的想法被无情驳回。“老师跟我说「不是你的作品不好,而是不适合作为申校的作品集项目」”

小小一个tip

把准目标院校及专业风格的命脉,有针对性地制作作品集,让招生官感受到你们之间的click和fit,至关重要。

艺术设计无对错,但各个院校风格迥异,人才培养思路不同,所期待的学生风格自然也大相径庭。通俗点说,如果对院校不够了解,即便拿一套“看起来很优秀的”作品集去申请,也可能被拒之门外。

 

# “花了我三个月”——【虚拟电影节】

“主要是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项目,一边做,一边学到了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就花的时间多了一些。”

疫情隔绝了实体生活,带着对疫情消退、常态社会生活复苏的期盼,Yining设计了一场【虚拟电影节】。这是一个超庞大的项目,从海报、门票、logo、放映厅模型,到网页、APP和周边产品,这个branding下的产品一应俱全。感觉这个电影节可以分分钟投入现实。

这是Yining的第一个项目,和以往在学校做的作品很不同,她的设计作品第一次呈现出 “一系列”的样子。“在求真学习的过程,刷新了我对作品集的认知。这是我学到如何「将自己的一个想法,发散成一系列产品」的第一站。”

Yining甚至为每个入选电影节的电影都设计了一款图形符号,与带有时空错乱体验的电影主题相呼应。

关于Graduate Media Design Practices

这是一门将设计和科技相结合的专业,注重探索科技的可能性。鼓励学生将最新的科技融入到设计和艺术中,从而创造出能够改变未来的作品。

这个专业分为两年项目和三年项目,三年项目为没有设计背景的学生多提供了一年Development year,主要包括一些入门课程,比如交互、平面设计入门等。

这一专业对于学生的本科背景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希望能够在自己的领域结合最新的科技去为未来做设计就可以。

与其说这个专业是为了教给你最实用的设计知识,不如说它是构建了一个充分开放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和老师有足够的空间去探寻新颖的、先锋的,同时又切实的设计话题,开发独有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