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D本科 | 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专业解析

平面设计

不再仅仅是纸上的墨水

它已经离开页面

去征服空间、运动和互动

在革新的路上

ACCD始终走在前列

今天,ACCD CN Hub为你带来

  ACCD平面设计本科专业全解析  

图源:pixabay

在ACCD,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为文字和图像注入生命和意义——无论是通过创建动态图形、最新移动设备上的界面、在凸版印刷工作室进行手工设置字体,还是参加新的排版中心的研讨会。

平面设计已经超越了其作为商业艺术实践的角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通用工具,用于每个可以想象的环境中传达一个地方、产品、服务或个性的多维体验。ACCD学生面临的挑战是通过尝试各种媒体形式(包括书籍和数字杂志、包装、3D 动态图形、应用程序),来开发上述所有方面的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创建引人注目的图形标识和品牌体验。

平面专业的教授的专业领域遍布印刷、包装、运动、视觉交互和跨媒体设计等方面,他们将引领学生完成以上实践。

职业方向

ACCD的平面设计毕业生融合了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家的三重定义。

创意产业要求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师准备好在各种模拟和数字媒体上扩展他们的技能,以创建能够成功消除错综复杂的视觉环境中的白噪声的视觉传达设计。

ACCD平面设计项目将培养出全面的毕业生,他们的技能反映了平面设计不断扩大的专业机会范围:印刷和品牌、包装和环境平面设计、运动和视觉交互设计,以及跨媒体设计等。

ACCD平面设计毕业生为 Google、Facebook、IDEO 和 Local Projects 等尖端组织工作。

Source: LinkedIn “Where they work” (May 2021)

职业规划清单

ACCD平面设计职业方向
ACCD平面设计校友去向一览

课程安排

ACCD的平面设计项目致力于培养出具有领导能力的创新设计师。

学生将发展复杂的印刷和图像制作技能,在新兴和传统媒体上工作——从凸版印刷到数据可视化和包装再到空间体验——以创造情感共鸣的信息。

ACCD平面设计专业本科课程安排:

师资力量

ACCD的平面设计课程整合了设计师、艺术家和企业家的三重角色。

在各自领域的知名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展复杂的印刷和图像制作技能,在新兴和传统媒体中工作,以创造情感共鸣的信息。

ACCD的平面设计项目为从跨媒体到排版的每个重点领域都分配了教师主任,让学生在跨所有媒体的综合环境中扩展他们的创意技能。

ACCD平面设计项目拥有学院最大之一的全职和兼职教授团队 —— 他们目前都是行业内创意专业人士。

UAL平面 | 这样的作品集可以免面试,希望你也能做出来

决定了艺术留学,

却还在纠结是去美国还是英国?

你该听听她的申请故事

👇

求真 英美双申大满贯得主Julia

自小的美术爱好如何设计?

Julia Zhang

平面设计英美双申大满贯

本科Offer:UAL三所

– LCC伦敦传媒学院 –

– CSM 中央圣马丁 –

– CAM 坎伯韦尔 –

ECA 爱丁堡艺术学院

SCAD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我申的三所UAL学校一下子全发了offer给我,我整个人都特别激动,而且连面试都省略了!(不谦虚地说,一定是因为我的作品集太优秀了 ⁄(⁄ ⁄•⁄ω⁄•⁄ ⁄)⁄ )”

去年的这个时候,就读于英国高中的Julia Zhang同学还在纠结是选择相对好就业的美国学校,还是自己熟悉的英国学校,带着这个疑问的她来到了求真,而求真的老师告诉她:“不要纠结,两边都申请先把offer拿到手再决定不迟。”就这样,今年的三月,Julia真的“offer拿到手抽筋”。

先介绍一下Julia最终选定的UAL旗下的LCC伦敦传媒学院这所学校,在众多offer中,她为什么决定去这里度过今后的四年?

图源:pixabay

 UAL:LCC 伦敦传媒学院 

# UAL – 联邦制院校,QS排名世界第二

UAL位于英国伦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艺术学院,在2021年的QS世界艺术类院校排名中位居第二。UAL并不是只有一座Campus的传统大学,而是由六所英国顶尖的艺术学院共同组成的书院联邦制学校。学院之间的风格和课程侧重有所不同,在申请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及喜好分别申请多所(Julia同学就是同时拿到了UAL旗下LCC伦敦传媒学院,CSM 中央圣马丁与CAM 坎伯韦尔三所学院的offer)。

LCC 伦敦传媒学院 – 平面设计百年沉淀

LCC是一所学术氛围浓厚的艺术院校,致力于培养拥有包容性视野,着眼未来、勇于探索、勇于实验,能够将热情与创造力投入业界并改变业界的设计师。LCC又包括设计学院、媒体学院和银幕学院,而设计学院中的平面设计专业是自1894年便存在的镇校专业,培养学生们的战略思考能力及视觉传达实力。学校除了扎实的基础教育之外,还有对学生开放的印刷、丝印和数字化实验室,帮助学生们积累实操经验。

此外,学生也可以选择利用Diploma in Professional Studies这一独有的实践机会在业界进行实习,积累经验并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

超强地理位置

伦敦传媒学院坐落在国际创意产业龙头伦敦的市中心枢纽位置,就在泰晤士河南岸的Elephant and Castle旁。附近有Borough市集,各式小摊位、小酒馆,周围还遍布着National Film Theatre,Shakespeare’s Globe, Tate Modern及设计博物馆等各类文艺活动场所,对于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是绝佳之地。

那么Julia又是怎样获得这所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垂青,甚至省略了面试部分直接拿到offer的?还是要从她与求真的相遇说起。

01 申请之前:从美术到设计

求知欲

“我从小就很喜欢美术,喜欢画画。到英国之后接触了很多绘画的技巧和textile相关的知识,也想了解更多设计相关的东西。”有着美术天赋的Julia对设计有许多憧憬和向往,在高中没有机会系统性学习设计的她,将大学申请的目标专业放在了平面设计上。

# 一些纠结

“我在英国读高中,所以对这边比较熟悉,朋友也都在英国,但是我觉得英国这边就业相对难一些,所以也想试试申请美国的学校(虽然我本身是不太喜欢美国学校那种浓郁的商业氛围的)。”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和拿不定的主意,Julia来到求真寻求建议和帮助。求真的老师对这些问题再熟悉不过了,所以给她的建议是——两边一起申请。

Tips:

申请大学真的要瞄准一个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不同国家的学校风格、学习氛围迥异,申请要求也看似千奇百怪,但只要有了解这些套路的内行人帮助,这些困难都可以被逐一击破。最重要的是,不管申请哪里的学校,都要手握一份过硬的作品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专业过硬、教学别具一格的求真专业老师们,除了打下艺术基础、理清申校流程,他们还能帮你把准目标院校的脉搏,按照学校风格准备、调整和整理作品集,就像Julia,先用极具竞争力的作品集拿到一批offer再说!

02 作品集:我最爱的这个项目

Identity Design – Memory Grocery

让Vintage Shopping变得有意义

Julia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叫做Memory Grocery,是一套虚拟的品牌。“我对这个品牌最初的构思来源于Vintage,现在Vintage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旧货或古董,而是一种时尚风格,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Vintage。”

但是逛复古店的Julia却发现,大多数复古商店只是把商品摆在店里,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整理,所以作为顾客的她一方面觉得有些杂乱,一方面也觉得很影响顾客挑选。

为了让购买复古商品的过程条理清晰,她在虚拟网店Memory Grocery中为商品的类型进行了细分。而且在与求真老师一同探索的过程中,Julia别出心裁地为Vintage shopping加入了新的定义——将旧物赋予新的意义售卖给新的主人。“其实我心底猜测,这个项目和概念尤其为我赢得了作品集审核官的好感,考虑到英国大街小巷都是Vintage Store~”。

在设计logo的图标时,Julia将旧(胶片)与新(鲜明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双手进行传递。“我还设计了一系列的书信用品,物品的主人在出售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和物品的故事写下来一并传递。”

“我对于信纸和明信片的排版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色彩方面也是有很多喜欢的排列组合,最终选择这三个颜色希望更能体现复古和潮流的概念。”Julia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加上求真平面设计课的加持,Julia在提交作品集的时候就信心满满。

“当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制作之中,比较难的部分在于graphic的提取和重新组合,对PS和AI等软件操作的要求比较高,但由于我没有基础,所以这一部分就靠求真平面老师的手把手教学。没有软件操作能力的话,一切想法都会很徒劳。所以我也建议大家要重视软件学习。”

03 收获不止于作品集

平面其实不平面

“做作品集之前,我觉得平面设计就是设计个logo啊、海报啊,这种很简单的东西,真正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平面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求真的老师让Julia首次接触到了平面设计中那些“不平面”的方面,“比如说手机应用的那些小icon,我从前不知道它们也是平面设计的产物,所以感叹了一下平面设计原来应用这么广泛。”

# 软件本当上手

用Julia自己的话来说,她来求真学习之前就是个软件小白,虽然熟悉很多种手绘方式,但却不知道如何在电脑上排列元素和文字。“但是做平面设计需要应用挺多的软件,比如说PS和AI,我之前没怎么接触过软件,求真的作品集老师花了挺多时间来教我,尤其是用AI的时候,老师给我了挺多调整文件的指导和建议。多亏了他们,现在我能熟练用软件啦。”

Tips:

熟练运用软件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平面设计师来说,Adobe Suites系列的软件不可或缺,对建筑和室内设计师来说,可能Rhinoceros更加重要。有些软件可以通过自学来熟悉,但有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应用复杂的软件也会更好上手。大学中通常会有针对各种软件应用的专门课程,如果不想等到入学之后的话,求真也能够帮助同学们率先熟练软件的使用。

当然,扎实的美术基础也是设计师的一大助力,除了像Julia这样从小练习之外,求真也为大家准备了贴心的基础训练课程。

# 严格把握主题

除了软件的使用之外,Julia的老师还教给她很多设计相关的实用知识。“做作品集的时候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海报设计,所以不太懂,我一开始为了好看加了一些小方块进去,但是老师看完了却没有夸我。”

原来Julia添加的图形和设计主题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就算让海报更加美观了,老师也还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添加和主题无关的元素,这样会让画面变得杂乱,观众没有办法一下子get到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内容。“我本人喜欢的风格其实是很简约的,想让观众们一眼就看出我想传达的是什么,所以就觉得老师说得太有道理了。”

04 过来人:一点建议

要有信心。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爆肝之余注意放松身心。

灵感不在线时,记得逛逛微博和Pinterest,多去看展。

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同时申请两个或多个国家的院校,又苦于要准备和了解的东西太多难以DIY,快来问问求真,选校建议、申请时间安排、作品集准备和专业培训一站到位,让offer飞到你家!

狼性院校ACCD让我明白:饿了,吃什么都香!

据ACCD的学长学姐前方发来线报,如果你在ACCD读书,却还对食堂挑肥拣瘦,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挺闲的吧大兄弟?是不是作业不够多?

毕竟,ACCD可是能让学生画图画到两眼发黑的“魔鬼教练”,在这位教练的教导下,学生们普遍都掌握了一个深刻而又真实的道理那就是:饿了,吃什么都好吃

于是今天,我就来一起“吐槽”

ACCD读书的二三事

看一看“狼性院校”ACCD

到底是如何成为全美就业率顶尖院校

把学生培养成大牛设计师!

图源:pixabay

001.您就可劲留作业吧!

ACCD作业量真的不小,就拿Product Design/产品设计专业来说,一周要画无数张图,丝毫没有夸张。并且这还只是一门学科的作业量。

总的来说,ACCD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在6~7门,这几门课里边,有的是会每堂课布置作业,比如课后画完多少张图,完成多少张设计,有的则是某一段周期内完成某个项目。比如说交通设计的学生,就遇到过“造车”的作业,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车模的设计与制作。

总之在ACCD作业是少不了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大量的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才能越来越扎实,基础能力足够强,那么在之后参与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类项目时,才能去用自己顶尖的能力实现自己顶尖的创意!

002. 递给ACCD老师一个话筒,你就能得到一台永动机!

大家看到这个小标题,可能会觉得耸人听闻,但现实就是这样,递给ACCD老师一个话筒,你真的能得到一台永动机。ACCD老师们都是在各行各业有着过硬背景、超强实力的大神,所以他们不只会满足于课纲内的知识,会把他们工作中经历到的各类情况都事无巨细的告诉学生。

就比如学生问了一个关于平面设计的配色问题,ACCD老师绝不会只讲配色的原理。他们会一瞬间调出各种设计案例,带着学生去一个作品一个作品的分析,哪些场景下使用哪些质感的颜色;某几种配色又要搭配哪几种字体;不同的品牌调性又适用哪几种颜色方案。

不仅如此,之前的学员采访中,几位来自ACCD交通设计、交互设计、平面设计的同学,还提到,每次3个小时的Studio课程,老师经常一讲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Studio课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同学给予一定的建议和反馈。

而在这个环节,ACCD的老师们,经常会给每一个学生超多的建议,宏观的、细节的、指导性的、实践性的,力求完美的他们也会以完美的要求去对待学生的作品。简单的说,就是学生给老师展示出了一个切面,但老师一定会从这个切面入手,完整的串联起所有的知识和经验。

003. 今日小结

对于ACCD的忙碌程度,求真的几位ACCD在读优秀学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

“我们ACCD的学生只有两个状态,一直睡觉,和不睡。进了Studio以后:不睡。从Studio出来:一直睡。”

虽然是开玩笑,但是也足以表明ACCD学业的繁忙。可能有些同学不喜欢如此狼性、如此拼命的院校氛围,但是求真却觉得,ACCD这样的环境才最适合青春、最适合热血,最不辜负各位最好的年纪。

青春可以有无数种样子,

可以安逸、可以静静的感受时光

也可以牟足力气向前奔跑

但至少,求真相信,

今日的努力与辛苦

一定会成为你明日闪闪发光的原因

跨专业再读本科,我为什么选平面设计?

Mimi Liu

求真 美国校区学员

毕业于顶尖综合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取得语言学&认知科学双学位

跨专业再读一个本科

Offer:ACCD平面设计

Term2入学

“挺意外的,没想到学校直接给我减免了一个学期的课程,Offer写着你至少需要7个学期来完成这个Program。主要是我之前也没有正式读过设计专业。相比之下,奖学金带来的惊喜都不算什么了(笑)。”

Mimi的经历比较特殊。在申请ACCD之前,她已经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了本科学业,并且拿到了 认知科学 & 语言学 的双学位。不少人一看到学校名称中带“分校”的字眼,就误以为这是一所百名开外的学校,那可就太冤枉它了。

事实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简称 UC Berkeley,是一所顶尖的美国公立综合大学,在2022年US News排名中位列第二,与许多国人所熟知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同属于UC系统, 同样极负盛名,申请难度甚至更高。

这样的学业背景足以支持Mimi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然而她为什么还要到ACCD再读一个设计本科?又是如何创造了跨专业申请还能减免一学期课程的神话?

今天我们就跟随Mimi的讲述,带大家一探究竟。

图源:pixabay

01. 第一个本科:综合大U

今年5月,我刚刚从UC Berkeley毕业,专业是语言学和认知科学。

说起来当初选择语言学,也与在求真学习艺术的经历不无关联。我从高中时代起,就在求真学习艺术课程,后来主攻平面设计,尤其喜欢设计字体,便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尝试。可以说,在求真学设计的经历逐渐引发了我对语言学的兴趣。

但是为什么我当时没有直接申请平面设计呢?原因很简单:我想读综合大学,体验一把纯粹的大学生活。

事实证明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在Berkeley念书的四年里,我充分享受了大学生活,收获颇深:我加入很多club,发挥了兴趣特长;结识了各个专业、各式背景的朋友;收获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

最值得展开说说的莫过于各种Club的经历。

得益于我对于艺术的热爱,以及在 求真 学习平面设计的经历,我在好几个Club中肩负着设计师的职责——大学期间进行了许多设计实践,比如制作活动海报、设计文化衫样式、设计网站等等。

这些实践经历让我更加明确,未来一定要申请平面设计专业,进行专门的学习。此外,这些经历也为我日后成功申请增加了筹码。

相对而言,我认为综合大学的就读体验是更加开放而多元的,非常便于跨学科学习,能够使你在尚未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之前,广泛积累见识,同时精进喜好,为进一步的选择打下基础。

02. 再读一个本科:兴趣使然

一方面是出于浓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我在伯克利本科毕业之际,将一直以来的心愿付诸实践了——再申请一个本科,专业学习平面设计。

  • 哪有什么来不及?

从来都没有白费的经历,除非你没有全身心投入。本科毕业再读一个本科,这个决定对我来说丝毫没有纠结,原因就是我真的很喜欢设计。

而且我认为要学就学扎实,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就放弃认真学的机会。我之所以决定再读一个本科,而不是硕士,就是为了收获一段更加全面、系统且包含基础设计思维的学习体验,希望延续多年前在 求真 的平面设计之路。(自学之类的,在我看来确实有些潦草了。)

  • 在求真:多年艺术学习

跨专业学艺术设计并不是一时间的冲动。小时候我就喜欢写字、画画;到高中时期,我结识了求真,从素描、速写、水彩等练习,到学习PS、AI,慢慢地开始了解到平面设计。

说起来能够锁定平面设计专业,还要感谢求真的任老师。是她通过观察我的喜好,和我聊天,引导我接触了平面设计。当时一下我就认准了,这就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匹配度超高。

在求真学作品集的过程中,能力和技术肯定是比较显著的收获。就是说我学到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达出来,用线条、几何、色彩、排版等等不同方式,传达信息与情感。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自信。这个自信真的是在求真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那种。因为老师会经常看我的作品,然后跟我说你这儿做得好、这儿做得不好,让我全程保持着明确的自我认知,同时也一直在寻求进步。由此,我就认识到正向反馈的重要性。

  • 选校:非ACCD莫属
    我只申请了ArtCenter这一所学校,理由很简单:它没有Foundation Year。

    这意味着一入学就能直接进入平面设计专业学习,而且课程设置和教学风格也是十分注重实践的。这种高效而精准的课程设置,正是我想要的。

美国大多数艺术设计学院第一年都设有Foundation Year,目的是给学生一些回旋的余地,可以利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安排一些艺术设计的通识课程,为日后打基础。其实也是挺科学的,不过不适用于我(笑)。

选择ACCD的第二个理由,也是更关键的,是它在学生就业方面的优势。

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很棒,便于找工作;另一方满是学校的培养理念偏向于实践性和商业化,与众多知名企业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利于学生丰富实习经验、了解行业动向。

03. 三字真言:不放弃

  • 不放弃是最重要的

做作品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就我自己而言),期间会遇到一些令人灰心丧气的时刻,特别是当项目推进速度不如人意,或者作品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时。

我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沉住气、禁住考验,如果半路松懈了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情绪,就会更加沮丧,最终影响到整个申请过程。不过可以放心的是,会有老师在一旁帮助你,遇山开路、遇水架桥!

  • 实践出真知

其实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实打实地吸收知识,并且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将老师教给你的技巧、理论或方法运用到项目中,进步会是肉眼可见的。这里想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老师指导的再好,知识和技巧对你来说也是较为抽象的,一定要有实践的过程才能将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做决定之前的思考与判断是必要的,但瞻前顾后、反复纠结不可取,那只会让人一再错过“最早的时候”。所以如果你对艺术设计依旧心动,反复放下又拾起,那么不妨行动起来,至少可以找专业的老师聊一聊经历与想法,听听他们的建议。

平面设计科普 | 1个专业8种技能不止!百变平面,选它!

时代变了,设计也变了。最朴素的平面设计也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

但无论它再怎么跨界,和交互和动画和社会创新如胶似漆,平面设计所依托的经典设计原则依然是最坚实的巨人臂膀,你得站上去踩稳,一切创新才谈得上有意义。

# 求真专业百科 #

今天为你带来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科普

图源:pixabay

01 包罗万象的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类最经典的专业之一,也可以说是:

一切视觉设计学科的起点和基础(虽然不甚严谨但是不是也确实无可反驳)

从纯艺术作品到网页/APP页面,从产品包装到建筑设计图纸,无论再复杂精妙的设计产出,都离不开最基本的设计规则的支撑,譬如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节奏、平衡… 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平面设计的主要学习内容。

简言之:

学习平面设计,就是学习如何对各种视觉元素、符号进行优化组合排布,向观众传达设想与计划,从而实现艺术及商业双重价值。

以下内容划重点:平面设计的核心是“元素的组合”,过程是“视觉信息的传达”,目标是“商业目的的实现”。平面设计自带的商业化属性使它明确地独立于纯艺术而存在。

等等,这样一描述,仿佛平面设计就像是那种专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基础学科(比如数学?),从就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学习价值?

Nonono!平面设计的用途及就业方向,属于是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异常丰富!这个专业最大的特征就是:范围广、跨度大,而且学以致用率非常高,不存在那种仿佛学了很多,但一到职场上什么也用不上的情况。

与它有关的包括但不限于:封面设计、字体设计、广告、交互设计、公共标志、声音信息、游戏、软件、电影和场景设计、插画设计、网页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

02 平面设计有什么用?

一个专业的用途直接与就业挂钩,而就业前景是大家普遍最关心的问题。平面设计有多大用处?学出来能干什么? 求真 带你一起,吃下这颗定心丸。

如前文所说,平面设计是非常多元化的专业,可以说任何行业及企业的构建与蓬勃发展都少不了平面设计师的深度参与,甚至在有些企业中,高层的中流砥柱都是平面设计出身。

近年来,在新消费时代的引领下,相较于“买什么”“如何买”,消费者普遍更加重视“买得好”“有品质”,有关品牌建设与包装的一切都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于是平面设计师的地位也随之飙升。

平面设计师是连通产品与消费者的关键一环,产品能否叫座叫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面设计是如何对产品进行视觉传达的。

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千面”平面设计的几大用途吧↓↓↓

1. 广告/海报

广告和海报是平面设计中具有宣传性的信息展现形式之一,通过版面的构成,在第一时间内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并获得瞬间的刺激,以恰当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出宣传信息。

2. 品牌/商标

品牌/商标/标志(logo)是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精美、寓意深刻、别致个性的商标,能很好地装饰产品和美化包装,使消费者乐于购买。

3. 包装

包装设计是平面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也是拥有商业价值的事物外部形式。就业方向:流通企业、包装企业、包装材料、广告传播等。

4. 出版物(书籍/报纸/杂志…)

杂志、报纸、书籍等统称为出版物,出版物设计包括装订、包装设计。设计过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印后对出版物的形态与传达效果的分析。具体是指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另外从原稿到成书的整体设计,被称为装帧设计。

5. 网站/网页

网页设计(web design)是根据企业希望向浏览者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服务、理念、文化),进行网站功能策划与页面设计美化。一般分为三种大类:功能型、形象型、信息型。通过使用更合理的颜色、字体、图片、样式进行页面设计美化,尽可能给予用户完美的视觉体验。

6. 字体

文字在平面设计和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具有明确的说明性,可直接将企业或品牌传达给观众,其字体设计的重要性与标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7. UI

UI(User Interface)也就是用户界面设计。简单理解是指是指数字产品用户界面的所有视觉元素的美学设计,也可能会涉及到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等方面的设计。可以算是与交互设计的交叉学科。

8. 动态平面设计

动态平面设计(Motion Graphic Design)属于动态设计与平面设计的交叉学科,通常结合了多种元素,如2D和3D,视频素材,字体版式,插画,摄影,音乐等等。与平面设计相同,动态平面设计的目的也是信息传递或氛围表达。

03 平面设计学什么

大家也看到了,平面设计就像一颗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内涵丰富超乎想象,因此不同学校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在课程安排上会有些许或较大不同,但无论具体课程有何差异,平面专业学习的本质都是不变的,比如美学与设计原理、设计史与理论思潮、排版与印刷、实际操作、软件……都是平面人的必备修养。

接下来求真挑选了几个绕不开的平面设计学习内容,与你分享。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包含三种基本形态——点、线、面。这三种形态各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与艺术表现力。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点,线,面与空间的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基本的操作手法之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基本形、骨骼、肌理与形态规律等。如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等,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秩序感。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重于组合与重建,创造新的整体造型,此手法也称为“加法创造”,如拼贴、叠合、贯穿等。另一方面为在原形基础上进行分割,此手法为“减法创造”。

色彩构成

任何的设计作品都需要色彩的参与,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其他,凭感觉搭配色彩,并不适用于小白选手,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搭配,绝不是靠空想就能够实现的哦~

色彩搭配一向是有章可循的。因平面设计侧重服务于商业的性质,关于色彩,便需要掌握广泛的知识,RGB、CMYK、色相、明度、纯度、同类色、对比色、邻近色、分离互补色等等。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搭配原理,基于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文化而设计的色彩以及色彩心理学等等,都是你该了熟于心的~

字体

字体的使用与设计是平面设计师必学的科目之一。除了要了解最基本字体,还要深入探索由字型而演变出来的新字体,其“性格”以及使用。如何根据画面主体需求设计新字体等,这些对平面设计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跨学科实践

文章开头我们浅谈了一下平面跨界,基础固然重要,跨界亦不可少。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多样的生活阅历,敏锐的逻辑思维,丰厚的知识储备… 还需要拥有21世纪最稀缺却遍地都是的跨界技能~

软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是工具,有它不够,没它不行。软件操作学不好,再妙的点子都难以实现。先不谈跨界所需软件,比如Maya,Rhino,Zbrush,Axure, Autodesk Homestyler… 就单说“平面设计三剑客”:PS,AI,InDesign,你都掌握好了吗?求真建议想学平面设计的各位,提前把软件玩转,因为软件≠设计,国外院校的老师并不会手把手教你学软件。

平面专业科普就到这里了,你有没有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方向呢?

如果你有任何与专业院校选择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求真老师,答疑解惑!

学姐专访| RISD罗德岛设计学院插画录取大满贯

对于天生纠结的天秤座来说

没有比在两所梦校之间纠结的苦恼

更加甜蜜的负担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

20届插画专业喜提大满贯的SUN同学

她今年喜获包括罗德岛插画在内的

所有申请的院校Offer

她的学习经历

相信会给你不少启发

YN SUN

求真 2020届插画专业学员

图源:pixabay

录取院校

罗德岛设计学院 

(RISD)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VA 奖学金2万美金)

普瑞特艺术学院

(Pratt 奖学金8万美金)

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

(Parsons 奖学金2.4万美金)

马里兰艺术学院

(MICA 奖学金5.8万美金)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SCAD 奖学金3.6万美金)

瑞林艺术设计学院

(Ringling 奖学金3万美金)

Q: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绘画的?又是什么时候决定了要留学的呢?

YN:其实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当时也没有什么目的,单纯地觉得画画很有意思,于是家里给我报了一个兴趣班学素描和速写,就当是培养业余爱好了,上初中以后,我的身边也有那种艺术生,其实我就有点想学艺术了,但是不敢和家里说,一直到我毕业那年,有一次和我妈同事的孩子聊了一晚上,发现艺术留学也是未来的一条路,之后又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决定的。

刚决定的时候,我和我父母都对艺术留学知道得很少,最后还是求助了我妈妈的同事阿姨,当时那个姐姐已经申请上了梦校,我父母详细问了她的学习经历以后,觉得帮她指导作品集的这家学校也就是咱们求真,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成绩在这里摆着,熟人之间也不会坑你,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就决定来求真做作品集了。

Q:那你为什么选择了插画专业呢?

YN:因为我一直对图像或视觉的东西比较敏感,从小就比较爱画,非常享受那种作画的过程和感觉,父母家人也都挺鼓励我画画。

起初是没有很多功利化的想法的,单纯的是因为喜欢,确定专业以前,咱们的老师也给我讲解了很多关于插画到底是学什么的,未来可以做哪些事情,有哪些学习上的困难需要克服,不断的征求我的意见,后来我在跟老师接触的过程中,也逐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因为不管哪个专业,支持你走下去的一定是喜欢,不喜欢即使拿到了梦校Offer,也没办法顺利毕业.

我自己是比较喜欢探索自我的那种人,自我剖析之后进步,不想被大众的声音、符号化的现象所蒙蔽,我希望更多的探求深层次的东西。而插画就给我这种自由的感觉,我不受限于材料和技法,更多的就是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而且插画可以和很多领域结合起来,包括装置、材料等一些列的媒介,都可以融为一体,我感觉这个探索的快乐,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Q:那你在准备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

YN:当然有啊,哈哈,没啥灵感的时候,能哭好半天,也就是老师跟我聊过的,插画这条路上,永远伴随我们的一大挑战,如何面对创作的积极性和灵感的匮乏,这是很多画家毕生都在平衡协调、探索处理的问题,没有什么特效药和办法,就像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遇到瓶颈一样,怎么能做到更高、更快、更强?当然不是靠什么药物刺激或是什么物质奖励,就是自己逼自己,在崩溃的边缘再推自己一把的精神。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就习惯了自己哭一会儿,发泄一下情绪,然后继续想,老师建议我有时也要放空自己,随便看一些东西,去年补了韦斯安德森的大部分电影,感觉多输入点东西挺好,不知道什么时候灵感就蹦出来了。

Q:你拿到了这么多的Offer,哪一所是你的梦校呢?

YN:其实RISD和SVA我都非常心水,申请的时候,我其实是奔着SVA去的,毕竟是传说中的插画第一,包括纽约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之前我还去听了他们的一个说明会然后领了他们的很多小册子,被吸引了吧,最近我还加了一下SVA插画的学生群,感觉大家真的都好厉害啊!好努力啊!

罗德岛呢,其实是我在做他的那个自命题的时候,开始有些喜欢这个学校了,那个自命题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时候,其实有些小伙伴就会觉得很难,摸不着方向,但是当时,可能我的最主要的目标也不是罗德岛,压力也没那么大,就抱着平常心去做,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竟然还拿下了罗德岛的Offer。现在快要纠结死了。。。天秤座选择当场去世。。。哈哈哈!

Q:那在你所有的项目里,你最喜欢哪个呢?

YN:也是罗德岛这个自命题,我把过度包装现象进行了分析,想以一个更立体更深层一点的形式来体现。经过两天左右和老师的讨论之后我们定下来创造一个立体又虚拟的人物。

在老师说:“来我们做自命题”之前,我就一直思考题目,收集比较值得探讨的现象,记得正式开始和老师讨论之后在纸上写了一大堆现象,每个现象起码要出三个表现方式,之后开始跟老师一起筛,老师的引导真的太重要了,因为过度包装现象并不是我最开始一直钻的主题,但是如果从自己陷入的某种深坑里爬出来再去看其他自己写下的其他现象,会发现有些更值得探讨,至于创造一个虚拟的人物其实是对社会上一些包装现象的一个放大,比如说虚假学历,朋友圈的一些动态之类的,就是玩“人设”嘛。

我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做起来很新很好玩并没有画画,而是p了很多很多虚假图片:这个人物的录取通知书啊,去过的地点啊,好多微博微信截图啊什么的这个作品就是在放大这个现象,很多人不是故意去营造假的形象,只是我们更愿意在网络中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也不算有什么错,这个作品就是在讨论这种社交网络的虚拟形象的问题。

假人是作品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延伸)就在讨论包装对于事物和人的作用,网络让我们仿佛活成了别人,而且也许会有身体或心理上的变化,社会对包装后的人或物的价值评估和看法也会改变,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其实也让我更深入的去思考,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在带给我我们便利的同时有哪些对于人本身的人性上的更深层次的影响,不仅使我了解了人性的复杂,让我更加喜爱去探索一些社会问题。

Q:求真 带给你的最大的提升的是什么呢?

YN:学习是快乐的,这是我最大的感觉,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准备作品集,时间就真的很充裕,对于老师的讲解,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没有把自己逼的太紧,感觉插画专业留的作业并不多,给了好多时间去探索画面怎么安排,怎么表达概念什么的,所以每次去上课都觉得很新鲜,每天想“今天又有什么挑战呢”,会很期待去上课。也能静下心来研究,突破自己的极限吧。不太像以前那样,不会画了就把笔一搁开始划水。在求真的学习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费劲,而是给我一种,思考和学习都是很愉快的事情的感觉,这方面我很感谢老师,我觉得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意愿,才是支持我走完人生之路的最有用的技能。

Q:马上就要出国读书了,但是由于疫情,不知道你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YN:我一开始还是挺担心的,特别是美国大使馆撤离的时候,真的非常担心了,不知道能不能赶上签证和报道,机票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咱们求真老师真的很给力,疫情期间,作为已经申请完的学生,咱们求真的老师还是非常耐心的解答各种问题,在美国疫情还不严重的时候,到处奔走,去学校咨询我们的那些疑问,也经常发布最新的签证信息政策给我们,现在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我们这边疫情已经稳定了,但是美国疫情正在爆发,不过也还好,感觉有求真的老师在美国帮我们,就踏实多了。

Q:作为学姐,最后对学弟学妹们说点什么吧!

YN:第一,早些行动,犹豫就会败北。像我来的比较早,还能蹭好多workshop,哈哈。

其次,对于作品集准备,平时多攒点灵感,有灵感不要憋着,一定不要老判定自己灵感好坏,和老师讨论很重要,我就老自我否定,否则会经常走弯路。

最后,跟高中和机构沟通好,全心准备考试,我普高,跟校内老师沟通并保持好成绩极为重要,申请别犯懒,积极和可爱的申请老师沟通,文书好好写!

希望大家都考取梦校,去外面拓展一下眼界,真切的融入当地生活,交到更多的朋友!

作为大满贯选手之一

YN给老师们的印象

还是那个敏感又充满灵气的小女孩

在 求真 的三年仿佛就像昨天

这三年不仅是我们见证YN走向名校

也是YN见证了我们对于每一位学员

付出与收获

未来,希望我们也可以陪伴你的求学之路!

你误会了,其实SVA插画系想看的,不是那种作品

纽约!商业插画!风格化!

这三个关键词会让你想到哪所学校?

当然是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成立于1947年,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地处全美国最中心的文化艺术中心地区,横跨纽约市区东西两岸。是国际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公认的领导者、创新者。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中的佼佼者

SVA插画专业

尤其领先,属于世界级Top水平

培养了大量的插画界中流砥柱

咱就说这种好学校

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今天!

求真就邀请到SVA插画专业Offer获得者

求真优秀插画学员

Dan Yan

为我们分享她申请SVA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要到美国学插画?

SVA插画专业好在哪?

如何才能申请成功?

一路上,她都经历了什么?

···

图源:pixabay

01.既然火速录了SVA,那其他学校我就不申请了

Q1:为什么选择插画专业?

我作品集准备了两年多,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其实在专业选择方面,中间发生过一些变化。最开始我觉得自己创造力比较强(Bushi),加上又是从小就有美术基础,所以铁了心要学纯艺。

可是,纯艺毕业之后能干什么呢?

这个叩击灵魂的问题,我回答不了….

在求真学作品集的时候,插画专业闯进了我的视野中,我发现自己以前对这个专业有偏见。其实商业插画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并不是像我以为的那么一板一眼死气沉沉。

而且最重要的是,插画就业方向宽广,从商业宣传、产品包装,到游戏动画影视和各类书籍出版物,插画元素几乎无处不在。对于爱艺术但也想赚钱的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Q2:择校标准是怎样的?为什么首选SVA?

学校排名和地理位置是我主要考虑的因素。SVA插画专业在美国是公认的第一。学校位于纽约曼哈顿,方便实习就业,据说“纽约一半的设计师都来自SVA”。

另外师资力量强悍,老师本人不是插画家就是设计师,还有导演甚至纹身艺术家,反正都属于业内人士,教授只是个兼职。这对于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的设计专业来说,百利无一害。

其实排名和地理位置并不足以体现SVA的独特性。当深入了解后,我发现SVA插画系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性,鼓励每个人探索自己的风格。其实这才是SVA收获赞誉无数的本质缘由。

在视觉冲击几近泛滥的时代,要想依靠插画作品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表达自己的想法。SVA相信插画师的事业可以像他们的想象力一样无限,关键在于学生时代精心培养。除了激发想象力、打磨画功,插画系学生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比如阅读和参照文本、研究视觉风格、概念化并制作出作品的能力等。

02. 师傅领进门,自己也不能闲着

Q3:在求真,有怎样的收获?分享两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No.1:突破了思维限制。

乍一看这个说法有点空,我想举个栗子说明。比如在初画油画时,人的皮肤我只会用肉色,但老师告诉我可以添加红色、紫色、黄色和绿色,并给我示范。这就完全突破了我的想象,而且关键是加完其他色彩之后效果非常好,很生动。

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我再画其他东西时也会尝试融入看似“离经叛道”的颜色,这个探索过程是我的思路一点点打开的过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觉得有人把你领进门真的很关键。

No.2:规范绘画习惯,端正态度。

在随意发挥之前,要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我以前画画非常随意,经常会涂色涂出去,或者线条不工整,我会说这就是我的风格,随性。后来是在做绘本项目时,我发现老师量尺寸量的特别精准,分毫不差,之后她也会要求我在画画或做项目时做到工整、严谨。

慢慢地我明白了风格、个性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在学习的初期守规矩、遵循好习惯,对于日后进阶将有很大助益。就像练书法,也是从板正的楷书练起,一个道理。

Q4:分享两个你的作品集项目。

我的整个作品集都偏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较少有关注社会议题的项目。

有些人可能觉得在作品集中表达个人情感是比较low的,关注女性、环保、校园暴力等社会现实才体现了个体的视野与情怀。这我就不太赞同。项目主题不应该有高下之分。

的确许多成名艺术家都倾向于借由艺术作品解释或批判社会问题,但究其本质的话,我认为艺术作为一种媒介,目的就是讲好故事、传递真实情感。因此任何令你感到“有话说”的领域,都值得思索与表达,都有引发共鸣的可能。

我是个非常恋旧的人,喜欢记录、收集旧物,比如小纸条、信件、票根等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项目,就表达了对过去的友情的怀念。我把承载回忆的纸片铺散开,配合镜框和拍摄的动作,配以低饱和度色彩,呈现一种追忆往事的感觉。我要分享的第二个项目,是一个可以拉长的立体绘本,以两只长相相同的玩具熊为线索,讲了我和我弟弟童年时的故事。个人情感往往具有共通性,在我看来,任何传递简单纯朴感情的艺术作品,都有其价值,都有可能唤起一部分普通人的共鸣。

一方面,制作绘本是我珍藏回忆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传递温暖和善意。

关于这两个项目,我想说的是,不要让常规思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和表达欲,越是大家都Follow的越要警惕。只要是情感传达到位,任何主题、灵感都能延伸、扩展成毫不逊色的作品。

“修行在个人”没有错,不过在此之前,找对引路人、顺利入门,非常非常重要。就像我们申请国外大学学艺术,目的也是去经历千锤百炼,打磨技艺、增长本领,然后拿到进入行业的通行证。反观现在的目标,就是拿到心仪大学的入场券。那么如何实现呢?先找求真老师聊聊具体情况吧,他们会为你出谋划策的

这就是Dan的分享,最后也祝愿大家也能找到对的引路人,顺利申请,苦尽甘来~ 

名校深解 | 一直位居No.1的皇家艺术学院RCA究竟怎么样?

皇家艺术学院

英国

Royal College of Art · RCA

位置:英国伦敦市

排名:艺术大学第1名(QS ranking,2017)

性质:公立

总录取率:75%,各专业录取率不同

学费:15个月program: £34,000 / 2年program:£28,400/年

申请时间:截止日期1月31日(2018/19)

语言考试:托雅思6.5-7.0,PTE 62-68或通过CPE/CAE

奖学金:仅限UK/EU学生申请

申请要求:需提交本科毕业证明,成绩单,作品集,推荐信、个人描述等(专业不同要求也不同)

图源:pixabay

作为全球著名的顶尖艺术设计院校之一的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以下简称RCA。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为学生提供了29个不同的研究生和MPhil/PhD专业(相信大家都知道啦,RCA是没有本科专业的哟)。

RCA分为建筑,人文,交流,设计四个学院。四个学院分别开设了建筑、室内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当代艺术实践、产品设计、绘画、摄影、雕塑、印刷、设计史、艺术史、陶瓷/玻璃、女装、男装、珠宝设计、纺织品设计等专业。

那么今天

小编着重为大家解析RCA的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研究生部分共有5个专业:

MA Architecture 建筑

MA City Design 城市设计

MA Environmental Architecture 环境建筑

MA Interior Design 室内设计

MRes Architecture Pathway建筑道路

建筑学院的教学主旨在于让学生拥有独立的创新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来深扒一下建筑和城市设计,这两个受万千留学生追捧的专业~

MA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

240 credits / 学分

2-year programme / 学制2年

Full-time study / 全日制课程

MA建筑设计主要在于激发设计的创新力量。所以建筑课程则将建筑构想成一套多样化和复杂的实践,超越了该领域的传统区分和限制。学生完全可以在独立和批判精神上扩大建筑设计,从而增加各种设计的可能性。

并且培养独立的研究生文化,与实践和现实的运用是RCA建筑设计的核心。所以在RCA建筑教学能够驾驭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层面,使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批判性作品融入这个行业。

申请条件:学生需要有建筑专业的本科学历和至少一年的设计经验。申请时需要提交作品集。

作品集要求:4-10个作品,最多6张作品展示图和最多100字的作品描述。在作品集中展现创造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官网提供在线申请程序。

个人描述:需要解释选择此院校和专业的原因,描述专业的相关经历并且展现出能够清晰阐述作品的能力。

MA建筑专业为两年制。第一年会在第一个term参与live project,第二和第三个term要跟随导师做长期研究项目。

RCA作为一个没有本科专业的艺术大佬,招收的学生都必须有一定的设计基础,从而更商业化的培训学生,所以刚入学时,学生就会通过做各种项目锻炼创新思考的能力,适应就业后的工作模式。而第二年则是参与更多的课程学习,为了最后的personal project做准备。

建筑专业的课程核心由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s(ADS) 建筑设计项目,Workshop工作坊等组成。而其中的ADS项目则是皇艺建筑专业的一大亮点。

建筑专业的项目制作是由7个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s组成,每个ADS都有2-3个专门的导师带领,通过一个独特的建筑观点,主题兴趣和相应的技能学习,最后将课程的概要简短的表现出来。

刚开学时,学生会通过了解每一个Studio特定的设计倾向与自己的喜好而选择加入哪个ADS。由每一个ADS都由16名学生组成并最终一起完成制定的项目。而这16名学生有的是1year学生有的是2year的学生,为的是大家能够互相学习,营造一个以理论和实验为主的学习环境。

MA City Design 城市设计

240 credits / 学分

15-month programme / 学制15个月

Full-time study / 全日制

随全球人口增加,城市生活正经历着巨大变化,如人口老龄化,新的社会群体出现,家庭单位的增加和扩散,工作变得更加日常,也出现了更加丰富的网络生活,与此同时,这些变化造成了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之间,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鸿沟。

然而目前所有关于城市规划的模型一直在抵制这些变化,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皇艺看到了更多新型社会的可能,比如无人驾驶交通,自动化建筑供应链等,这些都将重新塑造城市的地基。所以RCA的城市设计将会为学生针对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鼓励学生将创新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独特见解运用在设计中,从而去解决这些城市问题,让城市得到更好地发展。

申请条件:学生需要有3+2年的学士学位或者五年建筑或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并且学生需要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需要提交作品集。可能会有面试。

作品集要求:4-10个作品,最多6张的作品展示图和最多100字的作品描述,官网在线提交。

个人描述:需要说明选择此院校和专业的原因,描述专业的相关经历并尽可能多层面的展现清晰阐述作品的能力。

Design Studio

一周4小时的设计课程可谓是RCA城市设计的重中之重,学生会被分为由2到4名学生组成的小组,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其中又根据实际定义城市设计分为三个不同阶段:Brief 概要, Strategy 策略, Concept Design概念设计。三个设计工作室介绍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设计技巧和研究方法来分析研究案例,同时也会协助学生制定研究和设计方案。

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书面和设计要素,这两种要素被认为是在研究设计问题和新城市模型时时必不可少的,最后作品将会根据期中和期末的展示来进行评估,学生要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同时学会与组内成员交流,分工合作。

Seminars

前三个term学校会进行3个研讨会,这些研讨会需要学生在选材,准备集体讨论和口头报告等方面不断参与。通常情况下,导师每周2小时的讲座之后会有一个2小时的由学生组织和准备,相关专业人士定期参加的圆桌讨论

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研讨会“Case Stuies” 主要研究当代的案例,代表了不同的城市设计模型将会成为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设计概要的基础。

在第二学期“History and Theory” 将向学生介绍城市设计的重要先例和理论。

第三学期,“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 将探讨如何将设计的技术和科学理论化并应用于学生的设计工作中去。三个研讨会的最后的意见书将有不同的形式所呈现:口头报告、3000字文章和技术作品集。

那么皇艺的建筑系

   到底优秀在哪里呢?

我们来听听正在就读的小哥哥

    Matteo Mastrandrea的理解吧!

“ I think that the RCA is more concerned with guiding and nurturing students’ interests and ways of working than it is about moulding them, unlike some other architecture schools, which have a real dictated aesthetic and method. It means that all the work here looks very different and is completely unexpected –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work is remarkable. ”

“ 我认为比起其他只传授给学生固定审美和设计方法的建筑学校来说,RCA更注重于启发和丰富学生的设计兴趣和工作方法,这使我们最后的作品总是有着惊人的广度和深度,让人意想不到。”

学生采访 | 她为何从Pratt最强室内设计,转学RISD插画?

Rui同学,对专业有着自己的坚持

对艺术也有着自己的追求

那么她是如何下定决定转学?

在画画这件事上,她又有哪些执着?

一起来看看她的Pratt、RISD蜕变之路吧!

图源:pixabay

001. 她从Pratt转学到RISD,为什么?

也许屏幕前的你会感到疑惑,Rui同学为什么要从Pratt最强的室内设计专业,转学去RISD学插画呢?起初我们也很疑惑,因为Pratt的室内设计,全球排名第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而Rui同学却非常果断的选择了转学。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一切的选择

都源于 Rui 同学对于自我的坚持

Rui同学就读的高中是一所非常传统的院校,艺术生凤毛麟角,她在高中接触到的“画画”,仅仅是单纯的绘画,画静物、画石膏,她会觉得这样的绘画非常拘束,难以凸显自己价值和想法,所以在选专业时她没有考虑过绘画、插画,而是偏向了设计类。

Rui同学考虑过建筑设计,但觉得这个专业超高的设计要求、软件操作要求,有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所以室内设计,是她“折中考虑”后做出的选择

但到了大学之后,她却在第一年的Foundation/基础阶段的绘画课程中,发现了自己绘画天赋。很多海外的院校其实第一年都会安排大量的基础课程,来锻炼学生艺术设计的基础技能,而基础绘画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国外院校的绘画专业,没有那么“传统”,对于绘画,院校追求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用色彩、笔触去勾勒出学生自己的想法与创意,突破自我,追求创新。在这样的训练之中,Rui同学找到了自己对于绘画的热情。

所以在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分,意识到自己对自由创作,对艺术性思维的追求之后,她,坚定的选择了转学RISD,一个和应用艺术专业较强的Pratt完全不同风格的院校。

002. 她的蜕变:超现实主义

在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分之后,Rui同学也开始了作品集的准备与创作,也许是她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也许是她的思维寻找到了自由,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Rui同学创作了出了不少优秀的、有深度的作品。

在她的作品集中,“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她没有用现实去批判现实,而是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诉说出了她对于这个社会的看法与深思。

这样的方式在很多大师的作品中都有一定体现,比如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和玛格丽特。

但Rui同学的作品,又和前辈大师们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视角,她立足于21世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将新世纪高压的生活以年轻的艺术语言重新讲述

在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分之后,Rui同学也开始了作品集的准备与创作,也许是她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也许是她的思维寻找到了自由,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Rui同学创作了出了不少优秀的、有深度的作品。

在她的作品集中,“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她没有用现实去批判现实,而是用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诉说出了她对于这个社会的看法与深思。

这样的方式在很多大师的作品中都有一定体现,比如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和玛格丽特。

但Rui同学的作品,又和前辈大师们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视角,她立足于21世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将新世纪高压的生活以年轻的艺术语言重新讲述

003. 在传统之中突围的艺术观念

Rui同学在接受求真老师采访时,也多次提到她读高中时受到的传统教育,在Rui同学的高中,大部分同学对于未来的选择都是非艺术类的专业,目标院校基本都是Top10名校。而作为全年级第10的优等生,Rui同学决定学艺术,其实让很多老师都难以接受。

直到现在,Rui同学由于之前高中生活的影响,仍旧不太好意思承认自己读的是艺术院校。对于这个想法,求真老师是这样解读:

“白猫也好,黑猫也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高中,才会以成绩去评定人生,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评定人生是否成功的并不是成绩,甚至不是院校排名,而是你的成就

无论是从作品中

还是从交谈中Rui同学表现出的对艺术的理解

她无疑都有着成为艺术家、成为插画家的完美潜质

我们也相信,当未来的某一天

她离开校园,走入社会

她将带着最独特的思想,最耀眼的创意

成就她的人生,成就她的艺术

在校生访谈 | 在ACCD的生活真是痛并快乐着!

入学前就听过一句话

“在ACCD,

学习社交睡觉只能3选2”

我帮大家验证过了

是真的

大家好我是Daniel,就读于ACCD交互设计专业,目前刚刚挺过term4的midterm,黑眼圈就不给大家展示了,目前我离毕业去硅谷还有2年零2个月,也就是18960个小时。虽然但是,在ACCD几个Term下来我只想说:

朋友们,选它!!

图源:pixabay

01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入学前就听说ACCD没有Foundation Year,上来直接就是专业课。的确如此。不过也不是一上来就是高阶专业课,还是会从基础讲起的。

第一学期的课是固定的,一共5节:交互设计,编程,绘画,设计,外加一门英语。

虽然课程不难,但我经历了一段时间语言上的不适应,每天上课神经12分紧张,时不时要靠PPT上的蛛丝马迹来判断老师在讲什么。(重要建议:不要小看英语底子,和教授搞好关系交流学术全靠它。)

这时,老本的重要性,就凸显了。之前在求真做作品集,老师不仅带我做了项目,还帮我把专业基础砸得很实,在关键时刻,相当于留了一个缓冲空间,毫无局促感。

Interaction Design1,是交互设计的专业课。这门课是由系主任教,内容比较基础,由教授带着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款app,从最开始的确定主题,到UI一版一版推进,每一步都有教授的认真点评。通过亲身实践去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可能这就是ACCD的教学方式。

这门课属于Studio课,也就是以实践为主导的,因此在课上我们也体会到围绕着交互设计的不同职场角色的职能及差异。

其实在很多企业中,交互设计岗位已经被无限细分了,比如在谷歌,除了Interaction Designer外,还有UX Designer,UX Researcher,User Experience Researcher,都与交互设计息息相关。

02 上的课里,交互只是冰山一角

和交互设计配套的,是一门编程课。要是在几年前,我可能还会问:学交互非得学编程吗??但现在,你看哪个行业不是在数字化转型路上奋勇向前,似乎不管学什么,只要想做精专,编程都绕不过去。

在这门课上,我完成了此生第一个编程作品。当时老师给的作业题目是:在已知APP中找到其不足之处,并想办法对它进行改善。看到这个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Apple Music。

这个APP我每天必用,且必吐槽,怎么就不能开发一个“给喜欢的音乐做分类”的功能呢?!对于听歌很杂的人来说,突然从爵士跳到重金属,非常痛苦。

所以我决定为Apple Music开发一个新功能:分类并场景化喜欢的音乐(由于这门课的重点是编程,因此用户调研就只调研了我自己)。想法有了之后,和教授一拍即合,火速定了设计稿,然后就开始编程啦!

我们学的编程语言是HTML/CSS,对于零基础小白,还是有那么亿些些难的。最开始实操敲代码,我的心声be like:其实不分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后这门课的上课场景大概是:改Bug — 改Bug — 改Bug… 老师人很好,除了帮我们修改之外,也会教给我们编程的逻辑,那段时间,课上老师给的代码就是我的睡前读物,具有相当的催眠功效。

不过,时间和量的积累,是能够产生质变的!终于,在Bug百出之后,我一点点磨出了第一个编程作品,更重要的是,借助实践的力量,我真的掌握了编程的思维。

产品设计也是交互设计的必修课 

课程主要是教我们熟练运用各种车间里的各种机器以及一些木工方面的知识。

为什么交互学生要学产品?毕竟以后工作里交互和产品不分家,比如你做个APP,它本身就是个产品;而且也有可能涉及到实体产品与APP联动的情况,比如智能家居家电/家居。在我们学校,产品设计必修课也包含UI设计,所以为什么都说ACCD是高级设计师冶炼厂呢,学校在安排课程中,就已经考虑到了你未来职场上会用到的技能。

说远了,收。这门产品课的期末作业,就是设计并制作一辆玩具车。我把当时最喜欢的ip星之卡比和最喜欢的游戏第五人格融合在了一起,做了一个轮椅(四舍五入=玩具车✌感受到了吗,设计生的发散性思维无处不在)

在做玩具车的过程中,画草图,做三视图(Term1的Persuasive Sketching课,专门教了透视绘画),做mock up,最后再一遍一遍一遍一遍的去修改,喷漆,打磨,每一个步骤都消耗着我心中的热血与身体的精血。

而且通过此次产品设计实践,我真的非常同情产品同学,任何一处芝麻大小的磕碰,都会让已经做好的部分功亏一篑,你都不知道我经历了多少次“重做”。Finally!我的玩具车终于问世了!且成绩喜人(感谢老师!)

03 4个学期,3个感悟

1. 生存守则第一条:时间管理

目前,我对时间管理的熟练度近似于肌肉记忆,做规划的积极性无人能及,保守估计这项品质会伴随我直到退休(良好的职业习惯,要从学生时代抓起。你看,这将是你在ACCD的终极收获之一。)

就拿term1的课来说,虽然看起来只有5节,但别忘了还有海量作业在等着你。我们如果哪周想约朋友出去玩一天,就必须提前加班加点甚至牺牲睡眠时间 👉 写作业。

2. 把“以人为中心”刻在基因里

在我看来,交互设计的首要要素就是明确用户需求,设计出“实用性强”的产品,花里胡哨整一堆,不如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能设计出那些精美UI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设计出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想法的人却万里挑一。而围绕着用户的第一步,也就是“调研”,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只要用户无法通过你的作品去实现他的目的,那这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甚至不夸张地说,项目60%的时间和精力,都要倾注在前期调研上。

3. 不要“自闭”

也许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缘故,有些中国同学最初步入美国院校时,都倾向于“搞好学习、万事大吉”,每天只知埋头苦干。殊不知这种“自闭”,会让你错失一些机会。

ACCD多半教授都是兼职的,他们普遍在学校外还有自己的设计事业,很多都是senior,team leader,甚至还有co-founder,entrepreneur,这种双重身份,意味着他们可以很自如地将国际前沿的思路与技术带入进课堂中,同时而来的,还有大量实习/就业机会。

当然了,虽然资源机会丰富,也并不是以天上掉馅饼的形式坠落,获得机会的前提是你积极勇敢和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总之,在ACCD“埋头苦干”是没跑的,这是你塑造专业技能的基石,但只会吃苦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打开自己,创造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