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访谈|交互跨界游戏,必选USC!

她是交互设计学生

却放弃了已经到手的

CMU研究生Offer

❓❗️❗️

今天我们邀请到ACCD交互学姐

与大家分享她的申研之路

– Sakura Luo –

南加州大学游戏设计在读

ACCD交互设计本科

大家好我是Sakura,放弃CMU主要是因为我要转战娱乐游戏方向了🤭,众所周知,USC游戏设计全美第一,不选它岂非天理难容!

图源:pixabay

01. 为什么放弃CMU?

☑️读研选校攻略

首先,USC游戏设计全美第一。其次,USC游戏设计全美第一

不开玩笑,排名虽然重要,但我肯定不会单靠排名就做出研究生去哪读这种重大人生决策的。其实决定前我也纠结了好一阵,似乎选哪个都会有另一个跳出来令我割舍不下,CMU,USC,UC Berkley,NYU,ACCD,Parsons,搁你你咋选。

等Offer时的心态,估计大家都一样,多多益善。但当你真的手握一沓Offer,六七八选一时,选择恐惧症就该犯了。

不过对于选校标准,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侧重。作为有过三次选校经历的选手(本科转过一次学),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次研究生选校的考虑因素:

⦁ 综合大学/艺术学院:

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其实申请本科时我也拿到了综合大学Offer,不过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读艺术学院,砸实设计基础。可以说,研究生申请结果这么理想,ACCD功不可没!如果不是想到综合大学体验一番,ACCD MDP我是不能放弃的。

⦁ 专业设置:

交互并不是垂直性很强的专业,“跨界指数”非常高,比如跨汽车(汽车HMI),跨工业(智能家居物联网),跨游戏影视传媒… 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ACCD一向倡导大家走出专业领域的小圈子,打破思维禁锢,从多维度思索自己的专业。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在交互与游戏/媒体/科技结合的方向。

⦁ 地理位置

CMU那个地理位置,我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凡事要两面看。如果你的目标是踏踏实实磨技术,认认真真写代码,那上学在村里反倒是有利于沉下心。

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哪怕在ACCD那种紧张高压氛围下读书都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参加商赛的话,那这边建议,对地理位置你还是三思。

地理位置的另一重意义在于与就业紧密挂钩。对于找工作,当然实力是第一位的,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大家也都懂。我当时查了领英里一些位于加州的公司,内部很多人都毕业于加州本地的大学,比如UCLA,USC,而且娱乐产业,USCer含有量非常高。

⦁ 学校风格(Vibe):

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因素。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南加大的Vibe就跟我很契合

比如说它是小班教学,班级最大容量只有15人,每个学生都能和老师有比较深度的1v1交流。再比如我研究了curriculum,发现在USC是可以跨所有学院选课的,像是我属于电影学院,但我可以选商学院,传媒学院,甚至理工学院,这个自由度,在CMU是没有的。

02. MA Vs. MFA,在USC解锁严肃游戏

我们专业全称叫做 Cinematic Arts (Media Arts, Games and Health) (MA),隶属于USC电影学院的互动媒体与游戏部门(Interactive Media & Games Division, 简称IMGD)。

作为游戏与互动媒体教学先驱,USC每年都荣登北美游戏设计排行榜榜首(普林斯顿评论排名,自2009年启动排名体系以来,USC年年第一)。

在ACR (Animation Career Review Rankings)的Game Design最新排名中,USC也位列第一

IMGD部门里共有三种硕士学位:MA,MFA和MS,我当时在MA和MFA之间纠结,MA侧重研究,MFA侧重制作

当时MA的direct mentor知道我犹豫不决,直接给我email了两个学生,建议我去找他们聊聊。这个举动瞬间让我向MA倾斜,特别是又听说了MA每年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我们这届只招5个人。

不过最终选MA还是因为发展方向更契合。我们专业比较偏向于 series game(严肃游戏),就是研究如何运用游戏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身体产生帮助。

比如我老师之前做过一个康复疗法项目,最终的产出就是一个辅助肢体恢复的VR游戏。受伤或生病而造成肢体受损的人戴上VR眼镜,在游戏里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达到活动肢体辅助恢复的目标。有点类似于健身环。

VR技术自带交互性、沉浸式和想象力,可以提供与真实生活相仿的虚拟环境,而且游戏中包含着广泛的视听信息反馈,能够很有效的帮助患者从枯燥无味的器械训练中解脱出来。

严肃游戏看似是游戏,实际背后都是有理论支撑的。MA学位就是比较侧重研究游戏背后的理论,做research,这方面与我交互背景的契合度比较高。在严肃游戏的大背景下学习researcch,还能拓宽我对research看法和见解。而且最主要的是,选MA并不妨碍我在游戏制作方面的探索,我们很多课都是和MFA一起上的。

03. 学习强度你说了算!

☑️专业就读体验

MA学位第一学期就安排了两门Research必修课,其余都可以自由选择。水不水,你定。

Research课的模式并不是老师讲理论,大家记笔记那种,而是以讨论为主。

🌰 举个例子:

有一次老师先让我们看了一部讲述一位墨西哥艺术家的感情观的电影《Frida》,然后一起探讨电影框架,拍摄手法及原因,主人公的感情取向,并挖掘这个人有如此一生的背后根源。

之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对这位艺术家做user interview,该如何采访,如何根据他的过往经历,巧妙的设计问题,同时兼顾采访目标及受访者的情绪体验,又如何处理相对隐私的问题……

其实这节课就是在探讨user researcch,但这样从一个电影入手展开讨论,一步步延展到主题的课堂形式,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到。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我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维度都得以拓宽,有一种沉浸式学习user research的感觉。

Research本身并不是让我感到陌生的领域,毕竟本科学了四年交互,research的观念深入我心。要说最不适应的部分,应该是读essay和写essay。本科全部精力都在做project,在essay方面的训练比较少。

不过USC老师的支持属性再次显现,他会给我们找一些support video来配合essay,促进理解。

🌰 再举个例子:

比如最近我们深入探究的一个词是“回弹力”,先通过essay和video获取信息,“因为回弹力不同,所以遇事时有人坚强有人抑郁”,随后在课上展开讨论,落点就是如何帮助回弹力较弱的人找平已经失衡的天平。

除了research,MA学位的另一个重点部分就是游戏设计。

这学期还有一门必修课,“Design for Interactive Media”,就是把整个游戏设计的流程和框架介绍给大家,像是关卡,角色,叙事… 然后每个人就各自选择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比如写作,角色设计,交互,AR/VR,都可以自由选课。围绕着游戏设计,学校提供的课程几乎是应有尽有。

此外我还选修了一门VR课,下学期选了TikTok赞助的AR课以及一门编程。是不是能感觉到自由气息扑面而来。这就非常符合我的vibe,你大概告诉我这个事情该往哪里去,然后我去找我自己想要学的东西,而不是直接填鸭式的告诉我这么多都是 required classes,然后要我 take all,但我都不知道take的意义是什么。

整体来说,第一学期的课程还是以 user research 为主,如何深入调研,深入接触用户,会教一些方法论性质的内容,同时通过实例,帮助大家消化和吸收。从下学期开始,就要做project了,最近我们刚开了一个课题,专门针对烧伤者这个用户群体,设计一个游戏帮助他们抚慰心灵,缓解创伤心理,从而逐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

MA的毕业项目是写一篇论文, 主题是针对一个特定人群,设计一款严肃游戏,其中要包含一些理论分析。其实最初我选择MA Degree也是因为有读博的打算,而且本身对research的兴趣也比较大。当然如果想做prototype也完全可以,自由度很高。

总的来说,USC像是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土地,任你耕耘,不管是向哪个方向探索,学校都会鼓励你并给予最实质的支持。在这里生长的唯一前提,就是你一直在并且未来也会,不断探索自己想要什么。